《理解中国》内容简介:1975年,施密特结识了毛泽东。1990年5月,他作为西方国家制裁中国后的第一个欧洲政治家访问了中国,并同邓小平进行了私下谈话。从毛泽东、邓小平,一直到今天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0多年来,施密特同北京领导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见交换。没有第二个德国人像施密特那样兴致勃勃、持续不断地跟踪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进程。
施密特在同另一位德国顶尖的中国问题专家弗朗克·西伦的交谈中,讲述了他为什么对中国如此神往,以及他在多次访问中国时有过怎样的经历。
施密特以简明扼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中国是怎样改变世界的。他的分析以清晰的思想和敏锐的判断力令人信服。
在知道赫尔穆特.施密特这个人物以前,印象中有格局观的欧洲领导人是希拉克和施罗德这两位前领导人.后来拜读了薄富尔的"战略绪论",和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有网友自己翻译的德文版本中施密特谈论与毛泽东、邓小平对话和对新中国以来的经济部分的看法等章节,才体会到“老欧洲”这...
评分施密特是西方政治家中少有的战略家。也许看了此书,觉得作者对中国溢美之词有些过誉,但本书最初是写给西方人的,对于纠正大部分西方人对我们的偏见是大有裨益的。而且看这本书也不费劲,看着两位作者在聊天中娓娓道来,基本三五天就可以读完。总之是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施密特是西方政治家中少有的战略家。也许看了此书,觉得作者对中国溢美之词有些过誉,但本书最初是写给西方人的,对于纠正大部分西方人对我们的偏见是大有裨益的。而且看这本书也不费劲,看着两位作者在聊天中娓娓道来,基本三五天就可以读完。总之是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在知道赫尔穆特.施密特这个人物以前,印象中有格局观的欧洲领导人是希拉克和施罗德这两位前领导人.后来拜读了薄富尔的"战略绪论",和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有网友自己翻译的德文版本中施密特谈论与毛泽东、邓小平对话和对新中国以来的经济部分的看法等章节,才体会到“老欧洲”这...
评分施密特是西方政治家中少有的战略家。也许看了此书,觉得作者对中国溢美之词有些过誉,但本书最初是写给西方人的,对于纠正大部分西方人对我们的偏见是大有裨益的。而且看这本书也不费劲,看着两位作者在聊天中娓娓道来,基本三五天就可以读完。总之是不错的一本书。
2013.3.7 《理解中国》——换个视角,看看别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
评分不错不错,难得难得。
评分旧书摊偶得,看看真诚到天真的社民党前总理施密特对中国的点评,别有意思。对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预测,不干涉思路的一以贯之,算是两个亮点。
评分绝好的书,政治预见力
评分邓是共产主义者吗?很可能他认同共产主义理念,因为他想要实现社会公正;但是,他不是一个阶级斗争的斗士。理想主义这个词和他不搭边,他是个天生的实用主义者。他的政治路线是,不可能的事留给别人,能干的事马上作。作不可能的事,则是毛的专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