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的目的

干涉的目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玛莎·芬尼莫尔,现为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与国际事务学院教授、著有《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与迈克尔·巴尼特合著《为世界定规则--全球政治中的国际组织》。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芬尼莫尔(Finnemore,M)
出品人:
页数:166
译者:李欣
出版时间:2009-7-1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85466
丛书系列:东方编译所译丛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 国际政治 
  • 政治 
  • 战争 
  • 建构主义 
  • 芬尼莫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人们持有的有关武力使用的信念如何影响了武力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自冷战结束以来,这一问题对国际关系理论家来说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1989年以来大国的军事行动总是选择战争。国家把军队派到巴尔干、索马里、东帝汶和中东并非出于必要性;他们之所以要派遣军队是因为他们相信那是对的或善的,而不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但这些信念来自何处呢?

武力使用和武力威胁使用是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现象。本书考察了一种武力形式--军事干涉,以此提示了国际社会的变迁。作者认为,四个多世纪以来,国家为何进行军事干涉与国家如何进行军事干涉,二者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反映了国家对武力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共有理解发生了变化。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正如前言所讲,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试图就那些“并非出自必要性”而是出于某种信念所发生的大国军事行动做出一些可能的解释。 本书的思想渊源大致是两个,一个是韦伯的合法性、有效性结构一个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的概念(自发秩序好像没有明确提及,属于个人意淫...

评分

正如前言所讲,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试图就那些“并非出自必要性”而是出于某种信念所发生的大国军事行动做出一些可能的解释。 本书的思想渊源大致是两个,一个是韦伯的合法性、有效性结构一个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的概念(自发秩序好像没有明确提及,属于个人意淫...

评分

正如前言所讲,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试图就那些“并非出自必要性”而是出于某种信念所发生的大国军事行动做出一些可能的解释。 本书的思想渊源大致是两个,一个是韦伯的合法性、有效性结构一个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的概念(自发秩序好像没有明确提及,属于个人意淫...

评分

正如前言所讲,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试图就那些“并非出自必要性”而是出于某种信念所发生的大国军事行动做出一些可能的解释。 本书的思想渊源大致是两个,一个是韦伯的合法性、有效性结构一个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的概念(自发秩序好像没有明确提及,属于个人意淫...

评分

正如前言所讲,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试图就那些“并非出自必要性”而是出于某种信念所发生的大国军事行动做出一些可能的解释。 本书的思想渊源大致是两个,一个是韦伯的合法性、有效性结构一个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的概念(自发秩序好像没有明确提及,属于个人意淫...

用户评价

评分

学术民工最大的问题就是审慎有余,却缺乏格局上的洞见。正如本书展现的,作者正确认识到“武力如何与合法性相关联”这干涉的核心问题,但沉湎于数据与案例的罗列,只在最后不情不愿地给出解释,即日常经验通过理性—合法权威重新建构后获得合法性。然而这对解释国际关系是如何变迁上,是远远不够的。

评分

太难读了,好生涩好难懂,不知道是这个太难还是翻译问题还是我水平这么次

评分

四颗半吧。对第四章尤其有感觉,可能是因为最认真读了,并且女学者的严谨与细腻一览无余。这本书并不是那么好读,期间也有枯燥乏味之处,但总之,引用到马基雅维里先生的都是好书!

评分

四颗半吧。对第四章尤其有感觉,可能是因为最认真读了,并且女学者的严谨与细腻一览无余。这本书并不是那么好读,期间也有枯燥乏味之处,但总之,引用到马基雅维里先生的都是好书!

评分

当“人道主义”变成一种工具,军事干涉就成了一场游戏,以其为名的,居高临下的,当然也有真心关怀的,但是谁有能力拿到那个真实的权柄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