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部著作,已传播到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其中《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管理(下册)(原书修订版)》:彼得•德鲁克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最初出版于1973年,在该书出版之后,德鲁克继续从事写作、教学和管理咨询工作长达32年。作为《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的修订版,《管理(下册)(原书修订版)》在原著的基础上,融入了德鲁克于1974-2005年间有关管理的著述,所使用的材料。几乎全都来自德鲁克的作品。约瑟夫A.马恰列洛把新材料糅进原著,以新替旧,删除了原著中一些已经过时的内容。对其中的具体事例做了尽可能多的更新。
《管理(下册)(原书修订版)》配套书《德鲁克经典管理案例解析》可以帮助解决如何将《管理(下册)(原书修订版)》中的原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当中去。
《管理(下册)(原书修订版)》更加充分地论述了
管理的三项责任:
管理者所服务的机构的业绩;
使工作富有效率与让员工有所成就:
管理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管理者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必须承担的任务和必须采取的实践。
管理者的责任以及组织当中的领导群体的责任。
管理者为了履行责任必须承担的各种错综复杂的任务和必须采取的实践。
信息革命和知识型社会对管理者和管理当局提出的各种新要求。
海报:
一个组织的精神是由处于高层的人们塑造的,他们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信念,为整个组织树立榜样。并决定了其自重程度。 在公司的某一发展阶段,有关重大创新的工作可能就成为这样一种“作业性”的高层管理任务。 高层管理任务至少要求四种不同的人:“思考型的人”、“行动型...
评分毫无疑问是管理哲学中的经典皇冠之作 德鲁克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对管理深邃的体会 让真正耐心读过这本书的人受益终生 很幸运我的是我在年龄还小的时候 姑父给我推荐了这本书 耐心读过之后```受益匪浅 如果真的可以在这枯燥的文字中游过体味经典``并且能有所感悟 相信对每个读过...
评分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加入一家公司,开始工作第一天就看到了各种熟悉的管理乱象:工作散漫的基层职员、不明确的工作职责、黑脸的文员、重复无趣的工作。 这些现象在许多的大型组织都有发生,而人们多习以为常:“都是这样的,你没办法改变,只能适应。” 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决定...
评分1德鲁克的书籍很好,不过需要多读几篇。 2、还有国内实践派不错的书,大威的《管理效率3法则-10年沉思笔记》、宋新宇的《让管理回归简单》、大威的《管理效率3法则-10年沉思笔记》、包政的《营销的本质》。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三本书。
评分彼得·德鲁克国内是被吹为神一样的存在,就像当初的麦肯锡一样被捧为灵丹妙药,却忘记了麦肯锡的创始人是死在西尔斯总裁位置上的。在多年前的福建实达案中,实达的老板说抨击麦肯锡:他们从不下场,光评论自然是永远对的;麦肯锡对此以不能评论客户为由拒绝回应。彼得·德鲁克...
断断续续读完这本德鲁克的管理下册书,因为战线拉的过长,再加上很多时候是在听书,所以实际接受和吸收的内容只有十之二三了。这正应了那句话,如果像我这种一般人一样读书,那就会变蠢了[微笑]。 仅有的几成内容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对创新的重要性的反复强调,以及如何在企业中鼓励创新的各种有效方法。当然还有对于创业型组织包括组织结构的各种设置的优缺点等等,这些都对我有很好的指导性意见。 总的来说,大师如德鲁克也在新时代中不断的改版学习补充新知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保持竞争力,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去做呢?
评分这是本不错的入门读物,书里很多观点都能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应上。翻译得也不错,基本没错误,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评分集德鲁克管理思想之大成
评分“绩效是所有活动的目的,在工作中,应该让尽可能多的管理者成为实干者,用业务绩效和成果检验尽可能多的管理者。”非常多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观点,在现在的公司中其实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 另外45章,自我管理的部分对于中层管理者应该是可以“定心”的内容。
评分集德鲁克管理思想之大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