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古琴 音樂 林西莉 藝術 文化 海外漢學 三聯 中國
發表於2025-04-03
古琴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對於那些真正深入古琴音樂奇異世界的人來說,或許根本就不需要什麼麯調,音樂存於我們的內心,或許就足夠。詩人陶淵明在他的一首詩中寫道:“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據說他時常靜坐著,膝上是一張無弦的琴,輕聲低吟。
評分瑞典女漢學傢的中國古典文化修養不一般。此書有四美:文字美,音樂美,裝幀美,插圖美。
評分古琴原是屬於孤獨者和指嚮內心的樂器,想張道陵所謂“彈琴詠進,獨樂天真”,深感相逢恨晚。
評分把握到位,文筆也甚佳。躲在空調房裡把一年前想讀的書讀瞭,或許是這炎天夏日中最愜意的事瞭。
評分照片珍貴啊,這本書感受最多的是當時的北京。
林西莉,瑞典文的名字是塞西麗婭·林德奎斯特(Cecilia Lindqvist),教授、作傢、攝影傢和漢學傢。1961-1962年在北京大學讀書,同時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學習古琴。師從王迪等人,並得到管平湖、查阜西等著名古琴演奏傢的指導。1971年起在瑞典擔任漢語教師,1978年後為瑞典電視颱做有關中國語言的節目。曾數十次訪問中國。現專心研究中國文化,齣版有關中國的著作多部。1989年齣版《漢字王國》,深受關注;2006年齣版的《古琴》,是她的又一部耗費多年心血的精心之作。
這是一個關於古琴的故事,是一個瑞典漢學傢深入古琴世界的經曆和體會。它不僅有對古琴本身的描寫,更有關於古琴之於古代文人生活的意義,關於古琴與人的命運,與音樂、詩歌的相互關聯,甚至是我們應當怎樣生活的解讀。
我輕輕地撥動其中的一根弦,它便發齣一種使整個房間都顫動的聲音。那音色清澈亮麗,但奇怪的是它競也有種深邃低沉之感,仿佛這樂器是銅做的而不是木製的。在以後的很多年,正是這音色讓我入迷。從最輕弱細膩的泛音——如寺廟屋簷下的風鈴——到渾厚低音顫動的深沉。
读此书时,是我心里极乱之时,正经历着对自己的无比厌恶。看到林西莉在六七十年代穿过正散发着冬储烂白菜味儿的北京胡同,去呵着手喘白气儿,学习古琴,更让我自己厌烦自己。 厌恶的原因无非是一点,我似乎永远成为不了在错误的时间做正确事情的人,我只是那些大多数,在错误...
評分从卓越收到书后,只觉得印刷的很好,排版的方式是我喜爱的那种,行距很大,字体也是我爱的字体......呵呵,多么主观+武断+肤浅的认知~ 带着“一个外国人能明白多少中国”这样的质疑翻开书卷,却被最初的章节那些娓娓道来的60年代的中国见闻所吸引。哦,原来从外国人的视角看...
評分匆匆翻完。零碎摘一点片段。读完本来想顺路去图书馆看看《琴曲集成》,不过发现在保存本阅览室也就作罢了。 我问王迪是否可以将几个音阶或其他的练习带回家弹。她不明白我的意思,这不只是因为我的中文蹩脚——我试图解释:和弦、音阶、练习曲、大调小调、整个键盘,练习所有的...
評分最初不是很看好这本书,如今这种题目大、彩页多的书太多了。但是静心看下去,发现太适合我这样的似懂非懂的门外汉了。 迷恋古琴的声音,之前翻过一些关于古琴的书,但是因为没有实际学习的经验,脑子里对古琴一直无法建立起系统完整的认识。 看这本书的感觉,像...
評分西林莉的《古琴》是我仰慕已久的一本书,但是一直没有下单去买,最近终于到手,略略翻了一翻,感叹当时在时代大背景下文人的那份宁静。 西林莉一个瑞典人,却比大多数国人对于古琴或说是中华文明有着更为虔诚的心,通篇读来唯觉感动,感动之后还有痛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觉...
古琴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