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1975-2005)》内容简介:我的母亲陶晓清是资深广播人,打从1970年代便是美国权威音乐杂志《滚石》(Rolling Stone)的订户。父母卧室的床头和地上,常常摊着他们读到一半的书。父亲那边是杂文、小说、古籍;母亲这边,枕头底下便经常压着一本《滚石》。我自己是到上了中学,认真听起摇滚乐,才慢慢感觉《滚石》的厉害。尽管以我当时的英文程度和音乐知识,大多文章只能半读半猜,却也很长了不少见识。
1987年,信箱收到一本特别厚的《滚石》特刊:他们广邀各方乐评,选出1967年以来最伟大的一百张专辑,作为创刊二十周年特别企划。当年自然没有网络这种东西,此类资讯极为珍罕,消息传播也远不如现在迅速,这份“百碟榜”的效应,竟持续了好几年:若干台湾杂志曾经抄列这份榜单,唱片行也常把它张贴在店头,作为顾客采购指南。一时之间,自诩精进的乐迷人手一份,人人都在盘点自己听过几张,仿佛那是一份“摇滚学力测验”的考卷。
不出所料,《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就是那种拿起来放不下的书。200张专辑,每个都以故事的面貌娓娓道来,一页页翻过,有时光倒流的感觉,这些人们熟悉的、不熟悉的歌曲的生命力,再次因为这本书而得到了焕发。
评分高中升学的间隙,最爱读的就是黄仁宇,因此在这里冒用了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的标题。因为它切实能够表达出我对《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一书的看法。 首先必须对马世芳先生表达晚辈的钦佩(不知道您是否认同我恬不知耻地自称晚辈)。作为一个...
评分一、台湾 罗大佑是一本精装的《资治通鉴》。 他沉重地述说过往,并以此反映沸腾的时代。他的宗旨不是让人知道历史,而是要人们借鉴痛心疾首的过往,让现实、未来变得更美好。 可惜他能起的也只是一本书的作用:读过的人读懂了,空有一腔书生的热切;该读的人却不一定有兴趣...
评分一、台湾 罗大佑是一本精装的《资治通鉴》。 他沉重地述说过往,并以此反映沸腾的时代。他的宗旨不是让人知道历史,而是要人们借鉴痛心疾首的过往,让现实、未来变得更美好。 可惜他能起的也只是一本书的作用:读过的人读懂了,空有一腔书生的热切;该读的人却不一定有兴趣...
评分本書製作前後耗時八年,召集多位知名DJ、作家、記者、樂評人等合力為兩百張專輯撰寫精闢評介。書中共收錄108名歌手、22組團體、2000首以上的歌曲,每張專輯都有專業詳盡的介紹及封面圖片,加上豐富的歌曲出版參考名單,可說深度與廣度兼具,訊息與情感共載。台灣流行音樂200最...
后百佳远没有前百佳来得有意义
评分前一百佳好多遗珠,后一百佳不少滥竽。
评分传唱是检验好歌的唯一标准。主旋律≠主子的旋律。
评分陈绮贞顺位过高,周杰伦被低估
评分"像一群贪食音乐吗啡过量的痴人,急躁地等待又一次更强烈的心灵冲击,只怕不能把所有的情感都掏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