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1975-2005)》内容简介:我的母亲陶晓清是资深广播人,打从1970年代便是美国权威音乐杂志《滚石》(Rolling Stone)的订户。父母卧室的床头和地上,常常摊着他们读到一半的书。父亲那边是杂文、小说、古籍;母亲这边,枕头底下便经常压着一本《滚石》。我自己是到上了中学,认真听起摇滚乐,才慢慢感觉《滚石》的厉害。尽管以我当时的英文程度和音乐知识,大多文章只能半读半猜,却也很长了不少见识。
1987年,信箱收到一本特别厚的《滚石》特刊:他们广邀各方乐评,选出1967年以来最伟大的一百张专辑,作为创刊二十周年特别企划。当年自然没有网络这种东西,此类资讯极为珍罕,消息传播也远不如现在迅速,这份“百碟榜”的效应,竟持续了好几年:若干台湾杂志曾经抄列这份榜单,唱片行也常把它张贴在店头,作为顾客采购指南。一时之间,自诩精进的乐迷人手一份,人人都在盘点自己听过几张,仿佛那是一份“摇滚学力测验”的考卷。
200张专辑中,总会有让你听了为之心动的名字,这种名字出现的越多,就越是代表了耳朵的成色。 很多时候,你可以不用管任何人的评论,因为耳朵和音乐的结合是可以不用管这些的。但当你听多了,你的思维也总会从这些乐声中抬起头来,看看是谁做了这些音乐,这些音乐的源头在哪...
评分之前在书店翻过,看了大半。 怎么说,当时间再过去一些,人的记忆就不是那么牢靠了...... 假如说将来20年后我大约十来岁的女儿问我:爸,你当年都听些啥音乐啊? 最起码我还可以淘本书出来,说这书编得一般,你爸在里面加了些注脚,你凑合着看看。
评分200张专辑中,总会有让你听了为之心动的名字,这种名字出现的越多,就越是代表了耳朵的成色。 很多时候,你可以不用管任何人的评论,因为耳朵和音乐的结合是可以不用管这些的。但当你听多了,你的思维也总会从这些乐声中抬起头来,看看是谁做了这些音乐,这些音乐的源头在哪...
评分去年曾在某个10大专辑10大单曲帖子中 提到"1993-2005年百佳专辑"筹备的事情 加上之前1978-1993的100张 就是 1975-2005 [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 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2008/12/2008music/index.html 全方位流行音樂評鑑聖經! 台灣音樂史上最詳盡、專業、完整...
评分按:這本折騰了將近八年的書,終於正式上市,這是我替它寫的序文。 我的母親陶曉清是資深廣播人,打從1970年代便是美國權威音樂雜誌《滾石》(Rolling Stone)的訂戶。父母臥室的床頭和地上,常常攤著他們讀到一半的書。父親那邊是雜文、小說、古籍;母親這邊,枕頭底下便經...
筑起可以瞭望的塔台。
评分古旧歌曲爱好者必备
评分后百佳远没有前百佳来得有意义
评分久违了。
评分那些曾经的欢喜和忧伤,都随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和旋律,一次次的在心头回荡,重温。。。那个华语音乐和唱片的黄金时代,到底一去不复返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