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笫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附录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中国史纲》是张荫麟的一部力著,也是他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著作.著名史学家王家范教授认为此书“文笔流畅粹美,运思遣事之情深意远,举重若轻,在通史著作中当时称绝,后也罕见”。《中国史纲》简体横排,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加上后记,对作者其人及其书予以简要介绍,有助于现代读者加深理解。加上少量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使读者知人论世、知世论人。选目精当、装帧得体、印刷精美,既是文史爱好者了解民国学术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值得书友珍藏的珍品。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歌抒情言志,动人之处在于:韵律优美,隐意深刻。蔡邕在《琴操》中写道:“《白驹》者,失朋友之所作也。其友贤居任也。衰乱之世,君无道,不可匡辅,依违成风,谏不见受。国士咏而思之,援琴而长歌。” ...
评分“文笔流畅优美,运思遣事之情深意远,举重若轻,在通史著作中当时称绝,后也罕见。” 这是印在本书封底的王家范的句子。好书,封底的句子永远都是最合适的评价或是最精华的内容。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其实有好多个版本,个人最喜欢的是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评分去岁,通阅《春秋左氏传》凡三遍,于先秦史甚有兴趣。年前,曾购得鄞县童书业先生撰《春秋史》一部,前二日悉心精读,受益匪浅。又于学校图书馆借阅近世史学大家张荫麟先生遗作《中国史纲》,耗一昼之功而竟全书,偶然发现张氏《中国史纲》战国前之史事与童氏《春秋史》部分...
评分去岁,通阅《春秋左氏传》凡三遍,于先秦史甚有兴趣。年前,曾购得鄞县童书业先生撰《春秋史》一部,前二日悉心精读,受益匪浅。又于学校图书馆借阅近世史学大家张荫麟先生遗作《中国史纲》,耗一昼之功而竟全书,偶然发现张氏《中国史纲》战国前之史事与童氏《春秋史》部分...
评分诚如王家范先生在《中国史纲》的前言中写道:“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滤器煞是无情。大江东流不止,潮起潮落,风行的未必就能传承,精萃遭遇冷落亦时或有之。所幸时光似水,反复冲刷筛洗,是沙砾是金子总会逐渐分明。真正的金子,即使因缘种种不幸遭际,被尘土无辜掩埋了,或...
不愧是一代才子,语言隽永,至今读来还是朗朗上口,没有之前周作人那书一般有些不舒服~~~~可是英年早逝,(貌似感情受挫?)
评分张荫麟应该是很有趣的人,他说黄帝于中华历史的功用是把中国古代史大大地简化了,哈哈哈哈。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37岁。 算是重温古代史了,可惜到王莽篡位就没有了。没有(赤色)政治形态掺杂的历史太有意思了,比历史课本好玩一百倍。
评分民国这些大师,我们亏欠他们太多……没完成的作品,写到东汉初就病逝了。虽然看上去很多内容像炒冷饭,但是还是有很多可供查漏补缺的地方。
评分余由默存而及素痴,可谓缘矣。后,长者力荐此书,是为购得之因。素痴治学以史学为归,并以西方之方法,而彰于此书之精华。全书仅200余页,因缘起普及,故引据较轻,或不加细注,或直以白话,于愚而感,为憾。此书重政治,而轻文化,以篇幅而论,文化所占不过三成。而素痴论春秋战国之文化之始亦多以政治为终。然,与此却可见素痴之治学方向。而于其方向中,又可观其方法。书中虽无细征,却可见素痴于考证之发力深厚。战国思潮部分,未为名家独辟一章,而独言惠施有失全面;却为《周官》并于孟子而专论,又补史书一白。余恶战事,故全书着墨于战争者,皆草读而过。“附录”中,“宋四子”部分甚佳!综观此书,析论精简,文笔流动,以一贯之道普东汉前史学精华,实为非素痴而不能为之事。可憾早逝,而未能观东汉后之史事其见。
评分张荫麟应该是很有趣的人,他说黄帝于中华历史的功用是把中国古代史大大地简化了,哈哈哈哈。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37岁。 算是重温古代史了,可惜到王莽篡位就没有了。没有(赤色)政治形态掺杂的历史太有意思了,比历史课本好玩一百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