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斯多克特(Kathryn Stockett)生长在密西西比州的首府杰克逊(Jackson),在阿拉巴马大学获得英语与创造性写作学位,毕业后移居纽约,从事杂志出版与行销工作9年。本书是她的第一本小说。
1962年的密西西比,距离奥巴马当选总统还有47个年头。白人男子至高无上,女人是漂亮的摆设,有色人种则是不可接触却又不得不接触的贱民。种族冲突此起彼伏,两个女佣,一个大学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小姐,冒险开始她们的变革之路。爱与痛苦,仇恨与信仰,恐惧与勇气,交集在三十万字的分量里,密密麻麻浸润心灵。作者以细腻真实的笔触重现了60年代美国南部的种族关系,刻画了艾碧莲、明尼、雯三个人物形象,大时代的激流教小人物只能学会隐忍,但当变革的声音从喉咙里发出,饱满而又真挚的感情喷薄而出,谁又能说,这股直抵人心的力量不能给他们的命运带来救赎?
文/严杰夫 回顾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对于我们这些“第三只眼”来说,可能会产生如下疑问:19世纪60年代经过南北战争后,黑人奴隶不是已经得到解放了么,但在100年后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种族问题。显然,被玛格丽特·米切尔感动过的我们,对美国种族问...
评分“文化从来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文化要靠时间和心灵悉心酿造,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冯骥才先生的说法在一本美国人的小说中得到了印证,这就是美国作家凯瑟琳 斯多科特的《相助》,书中用一条爱的主线对那个种族歧视年代的人性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评分收到书友寄来《相助》的时候,正在整理以前的旧杂志翻看一些当时折角批注的读后感,所以打开这本书开始阅读的时候,仅仅一个开篇就让我觉得似乎巧合的好笑。 根据以往所知的有限历史知识,我们都以为没有被2次世界大战波及的美国,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绝对受益者,上个世纪60...
评分花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把这本书一气呵成的看完了。入夜后闭上双眼,仿佛仍沉浸其中。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白人小姐和两个黑人女佣不顾艰难险阻,勇敢写就《女佣》一书的故事。 艾碧莲、明尼、小雯、西丽、希莉亚、伊丽莎白……这些女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
评分如何表达这种阅读的幸运,在地铁里,等车的时候,我没有在这样的时段如此看一本书。因为通常阅读会有一个进入状态的过程,或长或短,有时候到了最后一页,那种触动人心的瞬间才会出现,惟有这本书,让我在任何时候翻开它就立马能找到感觉。我想这也是让我有在这个时候就...
能相助是多幸福的事儿啊。
评分2010 6.6
评分或许确实是一本好书,可实在不是我得菜。也许改编的电影会更适合我。
评分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
评分期待电影儿!! 小雯对待感情的态度太給力了,女人就是要有这种定力及理智,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她干了件男人觉得永远无法了解她的事,否则我相信他们会有个好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