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1958—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曾设计长野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推广材料,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实践了横跨空间和平面的整体设计观念。在梅田医院CI设计中,尝试表现了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作者亲自重新精心汇编多篇内容,大幅延伸、修订、扩增更丰富的图文,以最权威的面貌结集成册。
大陆简体版独家收录:北京前门再造计划视觉系统提案
新增内容:RE-DESIGN[建筑师的通心粉展]、HAPTIC——五感的觉醒、SENSEWARE[长崎县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斯沃琪集团尼古拉斯·G.哈耶克中心的标识系统]、白、无印良品[历年视觉推广方案]、从亚洲的顶端看世界[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标识设计竞赛]、EXFORMATION[四万十川、度假地]、设计到底是什么?[人类史起源的考察]……
有一件没有想到的事是,在写下那篇错字连篇的书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323399/之后的四年里,依然不断有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和评论。 此刻坐在路边用手机打字,希望这次错字比四年前少。至少希望在这一点上能有进步吧 (’;°;ё;°;) 三天前因为写论文,去了大英...
评分首先这书字很大图很多,画面瞒清晰,把书皮书封拆了拿在手里瞒舒服的,内容也很好懂,我虽然读广告但其实是不懂设计的,居然也大概懂了。 第二这书虽然标价贵网上买打折瞒厉害的 第四,,,为什么就第四了呢,,,这书的名字多少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不知道是否是翻译的问...
评分最近在读《设计中的设计》一书,读到很多地方,我都感到很激动,内心充满很多美好的感悟,要将书合起来,慢慢想想,日后打开再读。在豆瓣上看到一些书评,大家都抱怨这书贵,另外有好几篇书评都“提醒”读者,这书中充满了日本式的思维,需要有思想准备。居然还有一篇书评用很...
评分 评分最近在读《设计中的设计》一书,读到很多地方,我都感到很激动,内心充满很多美好的感悟,要将书合起来,慢慢想想,日后打开再读。在豆瓣上看到一些书评,大家都抱怨这书贵,另外有好几篇书评都“提醒”读者,这书中充满了日本式的思维,需要有思想准备。居然还有一篇书评用很...
日本设计
评分上一次读还是读书时候,这次读的全本。我一直觉得他作为设计理论家比作为设计师要出色,同样的我也觉得他做的东西不适应大众,作为小众的设计师为了启发设计师设计而设计,有其价值,但有限。叫这个名字也是因为如此吧。启发性强于实践性,我觉得其实不是特别适合初学设计的学生读。
评分“当我们做某些事时,我们给其过程附加了太多不必要的理性和秩序。在做东西的实践中,现代主义倾向促使我们走向完善和僵化。包豪斯式的纯粹,或通过完善某些东西达到完美,的确有些有价值的好处,但要是整个世界都被这种理性和成熟所包围的话,我们会感到一种幽闭恐惧。世界以创造和耗尽之间的正确平衡维持自身。设计的智慧在于不仅意识到生的方向,同时还有灭的方向。世界就像水的边缘,创造与耗尽交汇。”
评分复杂拟像和消费主义之后,向简素维度寻找自我。这体现了设计洞察,也听到历史运动的回声。
评分这是我接触过的阅读感觉最好的一本书,从文字的排版,纸质,图片的印刷颜色到拿在手里的感觉,非常好非常好,我想这是kindle无法达到的,也不可能给我的感觉,实体书的美好,那种握在手里,一页一页翻下去的感觉美妙极了 作为无印良品的舵手 原研哉先生倡导的触觉和再设计给了我一些启发,阅读的目的已达到 书购于京东1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