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殖民化以来,安全的各种地区模式在国际政治中已经变得更为显著。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概念和一种新的研究框架,讨论的焦点是冷战后时代,但对于每个地区安全复合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也进行了追溯。作者将安全的地区脉动同当下有关全球权力结构的辩论联系起来,对冷后战时代的国际安全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释,既避免了世界单极论的极端简化倾向,又避免了全球主义者世界新无序论的极端去领土化倾向。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统领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建构伟大工程之十四:七个星期的伟大工程宣告结束,基本上完成国关理论的初步框架。此书实在是无聊之至。一大堆眼花缭乱的类型学分类及其描述。400多页的书能涵盖全球地区安全复合体吗?不可能的。倒是一方面批评新现实主义只顾全球体系层次,另一方面批评全球主义对领土结构的忽略。在此基础上提出讲地区层次作为本体展开研究的可能路径。然纵观截止21世纪初的国关理论,总体还是深陷静态的结构理论之中,亟待突破。但这也是寻求确定性的诉求所导致的。根源于社会科学的现代性。
评分区域政治研究力作。
评分觉得很无聊。没有人、国家与恐惧写得好。
评分所谓“复合”就是需要在体系层次进行分析的时候就借鉴结构现实主义,需要在地区层次进行分析的时候就用地区主义;时不时地还能来个物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折衷。最可恨的是,巴里布赞竟然用了和我相似的分析路径,以国家在“现代性”光谱上的位置来进行划分(而我用国家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和他的分类重合了)
评分两年大学以来读过的最差的一本学术类书籍。RSCT理论不可谓不宏大,作者号称“研究地区安全的唯一理论”,论述条理性差,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具体的区域分析与其理论的结合又很不紧密,在作者显然在缺乏国别研究基础上对各国的判断较为随意,还有一股西方中心论的高傲之气。作者试图结合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那么国家间的认同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地区国家规范如何?论述中连影子都没看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