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年出生於荷蘭鹿特丹,1902年隻身前往美國,是享譽世界的大眾史學作家。房龍曾先後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大學就讀,並獲得博士學位。在人類歷史、地理、文化、藝術、科學等方面的精深學識,賦予了他開闊、溫文儒雅、自由飄逸的文字風格。另作《聖經的故事》、《寬容》、《房龍地理》等書,亦充滿幽默、迷人的特殊風格。
作者:約翰‧梅里曼(John Merriman)
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專注於法國史及現代歐洲史。代表作為《文藝復興以來的現代歐洲》,目前定期在耶魯大學講授《歐洲現代史》課程,深受講師和學生喜愛。
作者:羅勃‧蘇利文(Robert Sullivan)
美國暢銷大眾史學作家,出版專書超過十餘種,長期為《紐約客》雜誌、《紐約時報》等各大媒體撰稿。
《人类的故事》是房龙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用生动流畅的文字,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它的故事从远古的时候讲起,讲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源起,讲述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沿着宗教兴起的线索讲述到中世纪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从城市的兴起、文艺复兴、讲述到世界性的变革和各国的革命。在追溯到一些主要国家的历史线索时,也讲述了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评述他们的功过。在这本书中,房龙展开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历史画卷,请读者站在一个高塔之上,俯瞰着奔腾不息的历史之河。
“人类有一个通病,就是厚古薄今。总是认为古典的就是经典的,而现世的往往是平庸的。” ——房龙。 喜欢房龙,喜欢他用随笔式的轻快文字与漫谈中将枯燥深奥的知识简化,将掩埋的历史真相抽丝剥茧,将读者的心灵无声滋润。 喜欢房龙,喜欢这位“美利坚的白居易”,喜欢他文字中...
评分第一次用英文读出了战争的屏息和荡气回肠;读出了历史的厚重和引人入胜;读出了文化的传承和交相辉映。 他如同站在高山之巅,看几千年前的沧海桑田在脚下更替变迁如同过眼云烟。 他如同舞台上的讲演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讲述着这片大陆的前世今生。 他为一座城池的覆灭而扼腕兴...
评分“人类有一个通病,就是厚古薄今。总是认为古典的就是经典的,而现世的往往是平庸的。” ——房龙。 喜欢房龙,喜欢他用随笔式的轻快文字与漫谈中将枯燥深奥的知识简化,将掩埋的历史真相抽丝剥茧,将读者的心灵无声滋润。 喜欢房龙,喜欢这位“美利坚的白居易”,喜欢他文字中...
评分记得初中时人教版的课本上一篇《宽恕》的序言,记住了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名字。大约十年过去了,偶然间发现《人类的故事》的作者也是这位大师,就决定看看。说到这儿,我突然觉得挺讽刺的,上学时给了我们大把的时间去学习,都没有一点儿想看的意思,而今毕业,却对书籍念念...
评分最早接触房龙是著名的《宽容》一书,高中教材里便选取了他的《宽容序言》作为课文。不同于一般的序言,这里面没有连篇累牍的赞扬这部书有多大成就,也没有如同豆瓣网上一些影评一样剧透,他只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happily lived mankind in the peaceful valley of ignorance”...
我要向所有对历史感兴趣的小朋友们大肆宣传这本书
评分三星半。房老爷子的书在今天作为历史书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需要了,叙事跳跃随手拈来,缺乏精确的年代人物和事实交代,过多的主观评论和抒情。倒是作为朴素的故事书,加上兴致所至的小插图,讲的恰好是这个小破地球村的故事,成为一份带着古典视角的令人怀念的记忆。(P.S.此版本翻译稍微不够流畅)
评分很棒的一本书!同一个事件,一天后、一月后、一年后、十年后、一个世纪后…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同一个决定,对个人、家庭、民族、国家、联盟、地球、宇宙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纵观历史,人类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目光从短浅向长远发展,思想从落后向先进的发展。而每一次的发展都是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的
评分我要向所有对历史感兴趣的小朋友们大肆宣传这本书
评分个人觉得后面的续写部分不如原著,于是-1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