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蔔天,1979年生,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學士,北京大學哲學係科技哲學博士,現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科學思想史。有《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韋洛剋拉丁語教程》、《愛因斯坦:生活和宇宙》等十餘部譯作。
如美國著名中世紀曆史學傢哈斯金斯所說,“中世紀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黑暗和落後,文藝復興也沒有我們認為的那麼光明和突然”。中國對西方中世紀的學術研究一直很薄弱,對中世紀科學史的研究更是基本處於空白。本書是國內第一部關於西方中世紀物理學史的專著。它基於原始文獻和此前科學史傢的研究成就,以問題為綫索,以語境主義的眼光,比較完整而係統地討論14世紀經院自然哲學傢的運動學成果及其背景,填補瞭國內空白。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真的是要贊美張蔔天老師,在他那個年代能做齣這樣的博士論文確實不容易,不能用現在的學術標準要求。質和速度的量化實際上推動瞭近代科學的發展,張老師詳細分析瞭巴黎學派和牛津學派對這一問題的觀點。“流動的形式”和“形式的流動”的確是很有意思的研究,可見近代科學有著其中世紀基礎。
评分牛,牛,牛,這本著作在國內找不到第二個作者可以寫得齣來。
评分忘瞭贊一個。
评分在中文學界,這是一部前無古人的作品,懷著探究現代性之根源的訴求,對於作為伽利略科學之“先驅”的經院自然科學進行瞭細緻而讀到的考察,就“量化”(數學化)的主體清理齣兩條綫索,新穎地揭示瞭其間的關係;並依托豐富的文獻和當時的思想背景,對中世紀科學史的許多重要論題進行瞭探討。
评分200頁篇幅還是限製瞭書中一些觀點的更詳盡的錶達,細節部分還是有些太粗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