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理性批判

實踐理性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德] 伊曼努爾·康德
出品人:
頁數:214
译者:張永奇
出版時間:2009-12
價格:2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0475446
叢書系列:西方學術經典譯叢
圖書標籤:
  • 哲學 
  • 康德 
  • 西方哲學 
  • 三大批判 
  • 思維-哲學·美學·藝術 
  • 2學術類著作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實踐理性批判》內容簡介:這個批判為什麼被簡單地題名為實踐理性批判,而不是其與思辨理性批判的對應關係看似要求的純粹實踐理性批判,將會在論述本身中得到充分說明。這個批判的任務僅在於錶明純粹實踐理性是存在的,而為做到這一點,它又須批判性地檢驗理性的全部實踐能力。如果在這一方麵成功瞭,它就無需批判性地檢驗純粹能力本身來發現其是否像思辨理性那樣專橫地超越瞭自身。因為如果純粹理性確實是實踐的,那麼它將在活動中展現它的實在性以及它的概念的實在性,而旨在否認這種可能的一切詭辯都將是徒勞的。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作者邓晓芒(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来自《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63-72 众所周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提出的十二知性范畴表,包括这个表的四大类划分(量、质、关系、模态),在康德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不仅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起了提纲挈领的主干...  

評分

康德在结尾写道,头顶上的星空也同样让他惊畏。太空中世界之外有世界,系统之上有系统,再加上连绵不绝的运动和无穷无尽的时间,在这样一个无边无际的永恒之中,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动物,存在短短一瞬然后化为地区上的一撮沙尘。帕斯卡在《沉思录》有同样的沉思,提到宇宙的宏大...

評分

对于善恶概念与实践(道德)法则的关系,康德指出,以往的道德学说大都以善恶概念决定行为意志,从而使意志所遵循的行为原则是以善恶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善恶概念成了道德法则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对此,康德认为,这样的道德学说最终都要以个人感受性作为其道德原则的起...  

評分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566.html] 他之所以能够做某事,乃是由于他意识到他应当做这事,并且在自身之中认识到自由,而如无道德法则自由原本是不会被他认识到的。 ——《纯[粹实践理性原理》] 被引证的“他”,是一个在经验中的人:一个男人据说有淫欲的禀...  

評分

【摘要】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最后"结论"通常认为是全书的结论,但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可以看出,它只是对于该书第二部分"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的结论,也就是在与理论理性即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比较中并以此作为榜样而建立起纯粹实践理性本身的方法论,即道德教育的方法论,这就是首先...  

用戶評價

评分

從認識論上企圖證明上帝的存在,康德認為這是徒勞的,對上帝的認知隻能在實踐理性中有意義。可不可以理解為哲學性的認識上帝的價值,不如在實踐中認識上帝的價值。並且,康德認為,前者根本是徒勞的,隻是哲學性認識上帝那是不可能。

评分

第一次讀康德,突然明白為什麼民哲喜歡引用尼采瞭…

评分

從認識論上企圖證明上帝的存在,康德認為這是徒勞的,對上帝的認知隻能在實踐理性中有意義。可不可以理解為哲學性的認識上帝的價值,不如在實踐中認識上帝的價值。並且,康德認為,前者根本是徒勞的,隻是哲學性認識上帝那是不可能。

评分

催眠神器

评分

從認識論上企圖證明上帝的存在,康德認為這是徒勞的,對上帝的認知隻能在實踐理性中有意義。可不可以理解為哲學性的認識上帝的價值,不如在實踐中認識上帝的價值。並且,康德認為,前者根本是徒勞的,隻是哲學性認識上帝那是不可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