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尔夫·魏格豪斯,1944年出于德国的伍珀塔尔(Wuppertal),在西奥多·W.阿多诺等人指导下学习哲学、社会学和德国文学,并于1974年在于尔根·哈贝马斯指导下取得博士学位。一直担任自由撰稿人并兼任多所大学讲师。代表作《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出版于1986年(2001年再版),并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此外,他还出版过研究维特根斯坦、阿多诺、霍克海默和哈贝马斯的数本专著。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魏格豪斯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981
译者:孟登迎
出版时间:2010-11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9225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兰克福学派 
  • 哲学 
  • 文化研究 
  • 社会学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思想史 
  • 德国 
  • 魏格豪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套装共2册)》是德语世界中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关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著作!《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套装共2册)》全面描述法兰克福学派这一学术群体从魏玛时期建立“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到该所成员流亡美国以及战后返回德国,直至1970年代初期的这段历史,呈现了理论发展的过程以及学术环境和社会政治的背景。《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套装共2册)》通过评论性传记对学派的主要人物如霍克海默、阿多诺、洛文塔尔、弗洛姆、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由此展现出一幅法兰克福学派迁延发展的生动画卷。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文版第22页,Kuzuo Fukumoto 应为“福本和夫”,但是翻译成了“福本恒夫”…… 而且“和夫”读音该是 Kazuo,不知道是不是原文如此,被德语音念成Kuzuo了。 MD豆娘,你每次还嫌发言太短,我只能先打了空格发表,再删除空格换行。不然都得写新诗了不是。  

评分

为什么最近的好书总做得这么厚、这么贵呢?买不是,放弃也不是,平白无故添烦恼。好像几家出版社比着赛着做厚书,有什么奖励吗? 为难中......  

评分

为什么最近的好书总做得这么厚、这么贵呢?买不是,放弃也不是,平白无故添烦恼。好像几家出版社比着赛着做厚书,有什么奖励吗? 为难中......  

评分

作为批判理论的大本营,批判与自我批判这一思想路径是否注定要从最初目标游离开去?这是一个有趣的思想史问题。 丁丁评语:在“导言”中,作者引述福柯的自述:“如果我能及时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话,我肯定会节省很多劳动。那样我就不会说一大堆废话了,也不会为了避免迷路而...  

评分

怎么说呢。 我看到有人一天连击很多次“读过”,就很忐忑(咳咿呀咿呦),怎么就读那么快呢,记性还那么好。我向来读书都很慢,等书快读完也几乎要忘光了。 今天刚拿到这套书,封面是那些可爱的眼光深邃的老头子们啊。虽然很厚,但要么读完!要么嫁不出去!等读完...

用户评价

评分

必要而详尽的史料果敢织入去神话、去神秘的历史叙事:“在资产阶级社会包围下的父权制结构的孤岛式小团体圈子”。可以理解成一个由不得已的控制、抛弃、权宜和牺牲构成的故事,也可以理解成通过各种妥协甚至政治机会主义策略寻找辩证法圣杯的故事。应该说已经超出了观念史的视野。考虑到作者差点成为阿多诺的关门弟子,这个明贬实褒的版本实际上深得批判理论路径的精髓。偏见研究对于认识学派和当代美国社会心理的启发作用在其他版本中没有被挖掘得这么充分,讽刺的是偏见研究一路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自相矛盾和政治权宜。“在1929年9月14日给克拉考尔的信中,阿多诺将本雅明形容为‘神设下的一个让人眩晕的陷阱。’” 之后陷阱变成启蒙辩证法的灯塔。

评分

挺翔实的。

评分

Wiggershaus是哈贝马斯的学生,写得真长,中文有979页。走马观花看了点,糟蹋呀糟蹋呀,谁让他妈的德国人写书都快过排泄! 只找了下册中关于Habermas的部分,与Horkheimer关系紧张;第一篇作品对海德格尔反思引震撼;对社会合理化问题的持续关注很早就体现;哈贝马斯和Ardorno对哈贝马斯的批判;在《认识与人类旨趣》《技术与科学》等书中的转向交往理论。研究所的衰亡;后记中提及在70年代出现的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清算很有趣。Rohrmoser:“马尔库塞、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尔是恐怖主义分子在思想上的养父,他们用文化革命摧毁西方基督教传统”;Sontheimer“左派革命理论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对'根本的自由民主秩序'的背离”。本书是很好的二手资料。我却毫无乐趣可言,眼瞎了!

评分

很靠谱的法兰克福学派史传作品,当然,也是大部头,挖了很多史料,比如若干人等的读书笔记、日记、当事人的评价等,巧妙安排了许多八卦,评述之间偶有惊人的句子,翻译靠谱。

评分

Wiggershaus是哈贝马斯的学生,写得真长,中文有979页。走马观花看了点,糟蹋呀糟蹋呀,谁让他妈的德国人写书都快过排泄! 只找了下册中关于Habermas的部分,与Horkheimer关系紧张;第一篇作品对海德格尔反思引震撼;对社会合理化问题的持续关注很早就体现;哈贝马斯和Ardorno对哈贝马斯的批判;在《认识与人类旨趣》《技术与科学》等书中的转向交往理论。研究所的衰亡;后记中提及在70年代出现的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清算很有趣。Rohrmoser:“马尔库塞、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尔是恐怖主义分子在思想上的养父,他们用文化革命摧毁西方基督教传统”;Sontheimer“左派革命理论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对'根本的自由民主秩序'的背离”。本书是很好的二手资料。我却毫无乐趣可言,眼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