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長樂人。文化大學史學係、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颱。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係主任。現任聯閤文學社長。著有藝術論述《美的沉思》《徐悲鴻》《齊白石》《破解米開朗基羅》《天地有大美》《美的覺醒》等,散文《島嶼獨白》《歡喜贊嘆》《大度 山》等,詩作《少年中國》《母親》《多情應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來日方長》等,小說《新傳說》《情不自禁》《寫給Ly’S M》《因為孤獨的緣故》《秘密假期》等。
《生活十講》是颱灣廣播節目“文化廣場”的結集,安撫過監獄中很多絕望而睏頓的人。
在颱灣,蔣勛的講座常常是一票難求;而文字的傳播無遠弗屆。在本書中,作者娓娓道來,在廣闊的生活中選取瞭十個側麵:價值、官學、倫理、信仰、物化、創造力、文學力、愛與情、情與欲、新食代。藉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反映文化的本質。
舊有的社會轉型、倫理道德重建,在這種情況下,人的物化、官學的限製、信仰的缺失和急功近利,似乎都不可避免,新的價值、官學、倫理和信仰亟待建立。在這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文學刊物卻日益萎靡,我們需要文學,去體味生命的過程。 中國社會很早就進入瞭理性時代,而神話的缺失,卻過早帶走瞭我們的童年和想象力。愛是一生的功課,如果可以真正誠實地麵對問題,就不會有那麼多情與欲的掙紮。“忙”即是心的死亡。在越來越匆忙的生活中,要學會停下腳步,享受綠色和有機的生活。
蔣勛的文辭優美,直指本質,悲憫卻並不憂傷。在這個問題迭齣的時代,帶給我們一種發自內心、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任何你在生命里的某一阶段,所相信的事物都可以是信仰。”《生活十讲》表达着生活中对“信仰”的理解,唤醒着你对生活、人、事物、社会最初的信仰,唤回最单纯的心。 作者蒋勋,台湾作家、画家、诗人等,代表作《孤独六讲》、《生活四讲》,评红楼梦、艺术美学系列等。《生活...
評分自序 上个世纪九○年代,我在一家电台主持了一个名叫“文化广场”的广播节目。每星期一次,大约一个小时,谈一些与文化有关的现象。 我当时在大学美术系任教,但是不觉得广义的“文化”应该局限在狭窄的艺术范围。相反的,社会里许多与人的生活有关的现象,常常比艺术...
評分关于物化的问题,大概已经说到了俗烂,然而蒋勋的生活十讲依然让我感到醍醐灌顶的清透。 近来团购盛行,无论衣食住行均可拿较便宜的价格买到,我本人就是一个团购迷,也的确享受到了实惠。可是,渐渐的,我发现团购的食物并没有自己亲自去点的食物更美味,而且由于诸多限制,...
評分 評分哀矜勿喜
评分最後兩講很贊!
评分有自信的人,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一種充滿而富足的感覺,他可能看到彆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會覺得羨慕、敬佩,進而歡喜贊嘆,但他迴過頭來還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评分蔣勛對於生活其他方麵的理解雖然也很讓人舒服,但並沒有他講美學和詩詞時那麼動人,即便如此,看他的書還是會覺得心情平靜,還能引發一些其他思考和聯想。
评分跟《孤獨六講》比,這本書的做工簡直就是盜版。一本好的書,好在哪裏?它會教給你一種思維方式,而不是直接用自己的思維結果來灌輸你,頗受啓發,八錯八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