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係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榮新江先生的學術論著集,原以“鳴沙集“名在颱灣刊行,業經調整補充。主要以探討敦煌學的學術史和方法論為主,涉及到敦煌藏經洞的封閉原因、敦煌寫本的真僞辨彆、藏經洞混入的黑城文獻以及連帶相關的唐五代敦煌寺院的藏書狀況與藏書製度、唐五代敦煌禪籍的抄寫與流行情況,和敦煌研究的學術規範等等。還有有關王國維、狩野直喜、嚮達、常書鴻等人的敦煌學史論著。在論文和書評中展開瞭學術批評,藉此希望有迴饋的聲音。作者還精選瞭近五十幅圖版更給人以清晰明瞭的觀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這次迴傢,剛趕上200-80的尾巴,買瞭歷史係閻步剋、榮新江、辛德勇三位先生的書。
评分在圖書館避暑吹空調的時候挑到的
评分2017.7.3 晴
评分李盛鐸
评分主要內容以探討敦煌學的學術史和方法論為主,涉及敦煌藏經洞的封閉原因、敦煌寫本的真僞辨彆、藏經洞中混入的黑水城文獻以及連帶相關的唐五代敦煌寺院的藏書狀況與藏書製度、唐五代敦煌禪宗典籍的抄寫與流行情況等等。作者當時關注的焦點是藏經洞封存文獻和繪畫品的性質,為此也花瞭不少力氣來分辨齣原本不是屬於藏經洞的文獻及其來曆。《敦煌藏經洞的性質及其封閉原因》一文,從斯坦因探險的最早記錄和照片以及藏經洞齣土資料等方麵的分析,考證齣當時最重大但被忽視的於闐滅於黑韓王朝的重大事變,是敦煌藏經洞封閉的原因,這是目前關於此課題最完整、權威的詮釋。甚至可以說,本文一齣,幾成定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