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武
一九四四年 國民黨軍新六軍二十二師特務連下士學生 輕機槍射手
一九四七年 國民黨軍新六軍二十二師六十五團二連 少尉指導員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 鞍鋼耐火廠成型工
一九八八年 在瀋陽低壓開關廠退休
《1944-1948我的戰爭》為口述曆史,作者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於國民黨軍新六軍、二○七師服役。《1944-1948我的戰爭》真實記錄瞭作者少年時期的幸福傢庭,是如何在日寇的炮火下傢破人亡的,最終走上瞭同仇敵愾的抗日道路,十六歲自願報名參加抗日,和數韆名同齡人一起被分配到印緬遠徵軍,執行抗擊日寇,打通國際支援中國戰場的大動脈—滇緬公路的任務,既披露瞭諸多鮮為人知的戰爭細節,也錶現瞭全體國人萬眾一心抗戰的感人場麵。一九四六年新六軍被調到東北戰場,作者厭惡內戰,先後三次脫離部隊,其間還發動學潮抗議當局從學校徵兵,在警察憲兵的追捕下四處逃亡。受生活所睏,最終不得不迴到部隊繼續當炮灰。《1944-1948我的戰爭》作者以種種親身經曆揭露瞭諸如軍隊內部的貪汙腐化和派係鬥爭以及基層官兵厭戰情緒,以新的角度展示瞭國民黨必敗的結局。在警察追捕期間,作者受到一個女學生及其傢人的保護,雙方逐步産生感情,瀋陽解放前夕,女學生穿越解放軍、國軍兩道封鎖綫來到作者身邊,在戰火中結婚,戰爭中的愛情成為本書另一大亮點。
《1944-1948我的戰爭》截至瀋陽解放、作者進入解放軍官教導團學習,1949年被釋放為止,作者時年21歲。
落潇/文 《我的战争》是以自序的方式,以文字的形式将鲜为人知的远征军历程展现在国人面前,让我们为那些纯粹的军人感到骄傲,为他们为国人挣得的荣誉而自豪。当保卫祖国的号角吹响,他们都会置生死与度外,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战争年代的他们,依然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希望...
評分文中的有些说明性文字一定是经过了编者的加工和充实,读起来没有黄姥爷语言的生动,算是本书的一个小遗憾吧。 读到中国远征军的那些段落,我几次落泪。向长眠在那里的烈士们致敬。那些颠倒黑白的历史真是可耻。 就如编者所说,那个年代的人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不管你是乱世英...
評分“两场战争,两种色彩,一场意气奋发,一场黯淡无光,而决定小人物命运的,是后一场。”读完《1944-1948我的战争》写下这句话,我随即想起“老兵回家”公益项目的组织者孙春龙。2月份龙哥来上海参加某论坛,6位演讲嘉宾,他最后登台,讲述远征军老兵如何在异域流落,缅甸的中国...
評分《1944-1948:我的战争》:乱世人生如漂萍 1931-1949年 黄耀武在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于国民党军新六军、二零七师服役。黄耀武16岁自愿报名参加抗日,和数千名同龄人一起被分配到印缅远征军。1946年新六军被调到东北战场。作者以亲身经历叙述了他所经历的两场战争。沈阳解放...
評分书读完了,写点东西与朱洪海先生商榷。 1.书的开本翻起来比较舒服,但是对于里面偶尔夹杂了边栏的编者注的页子来说,这个开本有点窄了。不如把编者注按常规摆在下面。 2.其实边栏的应用,很多书都做了,比如《话说中国》系列,就把边栏利用的很充分。当然,我不希望一本口述历...
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僅僅一個二十二師,在東北就有三次戰鬥是以一個團對抗解放軍一個師甚至一個軍的兵力,三次均占上風,國民黨在東北共布置瞭幾十萬部隊,這樣強大的戰鬥力為何僅僅兩年半就被鞦風掃落葉般給收拾瞭?當綿綿而來的事例都指嚮瞭腐敗這兩個字時,再一次清澈見底,一句話,腐敗的力量是無窮的,國民黨失掉瞭民心。”腐敗和派係鬥爭是一方麵,底層士兵們的厭戰是另一個角度吧。
评分普通人在抗日內戰時代的隨波逐流史。3.5星,其中0.5因為作者是抗日英雄中的一員。
评分無數黃耀武般胸懷天下的小人物的記憶纔是曆史。
评分不多見的抗戰內戰口述史,細節挺豐富,就是部分有重復
评分其實黃耀武也沒怎麼打過仗,在印緬是特務排,東北則是指導員,相比一綫作戰者也許較少感受戰爭的殘酷。對於抗戰與內戰的迥異態度明顯反映齣國軍士兵的厭戰情緒。蔣在軍事上的失利有政治必然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