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机会?

失去的机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奎松: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著有《“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2)、《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读史求实——中国现代史读史札记》、《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内战与危机(1927-1937)》(《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研究》等书。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杨奎松
出品人:
页数:36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6
价格:30.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225953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杨奎松 
  • 中国近代史 
  • 国共谈判 
  • 政治 
  • 中国 
  • 党史 
  • 中国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失去的机会: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是作者在国共关系研究上的成果之一。作者历经数年,搜集整理了两党在抗战前后十多年间谈判的草案、提案和谈话录,以及在各时段开具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引证了各种涉及谈判问题的来往信件、电报、报告、情报及会议记录等材料;解密解析了“‘收编’与‘改编’”“‘合并’与‘跨党’”“新四军问题交涉”“蒋毛会面之流变”“马歇尔调处的成与败”“打亦谈来谈亦打”“南京代表团的困境”等一系列谈判的核心问题;真实再现了在云谲波诡形势下,国共两党谈判的曲折过程和历史真相。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书名为“失去的机会?”,我一直对这个问号觉得别扭,国共十余年的谈判过程中当然不乏和平统一的机会,为何要画蛇添足的加个问号呢?读完此书后,虽然杨奎松并未提出观点,但我大抵知道这个问号的涵义了:国共两党截然不同的观念形态、政治地位和社会基础造成双方截然不同的政...  

评分

从1927年到1949年,这二十年间,共产党和国名党基本上每年都在谈判,期间有过激烈的斗争,也有过和谐的相处。 西安事变标志着两党开始全面的合作,国产党方面停止暴动,把红军番号改为八路军,把主力军开往华北,进行游击战,国产党承诺每月付军饷给国产党,停止剿共。 共产党...  

评分

评分

昨天看完了《失去的机会》,总的感觉就是标题那句话,实力是硬道理。 十三年间十次谈判,就是这十三年间,国共双方的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全面抗战前的谈判共产党希望南京政府能够承认自己的政治地位,保留自己仅数万人的部队,还要南京政府拨付军费,到了北平...  

用户评价

评分

蒋的小肚鸡肠和反复无常注定了他要在1949败得一塌糊涂,实乃咎由自取。我们固然可以对现下的政府抱千万种不满,但因此而将蒋公重新捧得金光满面,也不见得多么高明。

评分

详细记录从1936年抗战前夕,到1949年国民政府倒台前夜的十三年间,国共两党谈判的曲折过程和历史真相。通过本书可以看出,实力从来都是谈判最重要的基础,战场上没有争取来的,谈判桌上也很难争取到。虽然国共两党多次错过和平解决纷争的历史机会,但指望这两个阶级基础、思想作风和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党能和睦共处,在当时的语境下基本上也可谓是天方夜谭。

评分

谈判只是实力展现的一种工具。很明显,C.P.是实用主义者,能够利用谈判达成妥协使自己实力不断成长;而K.M.T.在政治上显得过于理想主义和极端了,导致眼看着与C.P.一步步的乾坤颠倒。当然国际环境对这段历史的发展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张学良确实是C.P.的恩人,K.M.T.的罪人。

评分

所谓成王败寇,身后的实力是谈判桌上身前的筹码。整本书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谈判开始讲到最后的北平和谈,双方的实力基本上是做了一个对换,双方的要价也因此改变。这本书得了两个结论:1张学良是民族英雄;2务必要痛打落水狗。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国共谈判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