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涛
浙江义乌人,1947年生于杭州。1970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走向未来》丛书、杂志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讲座教授,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杭州)。代表作有《系统的哲学》,《兴盛与危机》(与刘青峰合著),《开放中的变迁》(与刘青峰合著)《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与刘青峰合著),《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与刘青峰合著)等。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共讲述了有十四节的内容,分别是从马克思到韦伯、现代性的两大要素: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现代性的第三要素:立足于个人的民族认同、系统论的综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追溯西方现代价值的起源、价值和社会的互动:系统演化论的史观……等内容。
这本薄薄的小书重点探讨现代社会的产生,其中引用了列维纳斯的观点,即:传统是为了现代化的需要,被发明出来的。 比如,古代中国人是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的,在他们的视野中,忠君比爱国重要,他们尚不能理解:彼此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存在着共同利益,我们应维护...
评分金观涛眼中的现代性问题 文/张洪彬 20多年前,金观涛、刘青峰伉俪在《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一书中运用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及其循环动荡,展现了让人啧啧称奇的解释力。9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趋势的发展,这种宏观的理论...
评分 评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评分某种程度上看此书亦不过是篇条理清楚的文献综述,其中对工具理性、个人权利和民族主义的分析也很常见,系统论的分析思路可能也仅仅是个噱头。其打动我的,是最后一章以及后记中对工具理性反思的真诚。
评分本来是想给四星的,诚如一位豆友在评论中提到的,“虽然书中不乏真知灼见,但金的笔下一切历史现象他几乎都给出了严丝合缝的解释,那么错误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但读到后记中的一句话又决定还是满分,“虽然我们力图通过这种讨论为思想的存在找到某种载体,但事实上对该尝试表示同情的大多是我的同龄人,而青年一带则在具体的细节问题上和我争论。今天,思想正在被专业吞没”。本来就是思想,何来对错?
评分从个人开始我们终将逝去平等,从平等开始我们终将失去个人
评分不愧为《兴盛与危机》的作者,宝刀未老才华横溢,对20世纪现代社会的起源和发展阐述精湛,文笔简练,思路清晰,总结出的“工具理性、个人权利、基于个人观念的民族认同”三大要素发人深思,学术回应丰富,立场中肯,不左不右,属于当代国内难得的大师级社科作品(有些段落稍嫌晦涩,一时没看透彻,需要仔细研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