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鋼 上海大學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研究員;曾為《解放軍報》記者、《 中國減災報》執行編委、《三聯生活周刊》執行主編、中央電視颱《新聞調查》欄目總策劃、《南
方周末》常務副總編。著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軍與李鴻章》(原名《海葬》)、《大清留美幼童記》等著作。
《唐山大地震(第3版)》也成為當代中國反映重大的自然災害的最有影響的經典作品。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一頁,造成瞭24萬人的死亡,16萬人的重傷,導緻一座重工業城市在瞬間夷為平地,直接經濟損失在100億元以上……作者當年曾經趕赴唐山參加抗震救災活動,親身經曆瞭地震發生時唐山地區猶如經受瞭戰爭一般的深重劫難。事後,作者以十年的時間不懈地追蹤訪談,經過縝密的整理和分析,用真摯的感情和洗練的筆法,全景式地記錄瞭當時人類麵對自然災害時的種種錶現,追溯瞭地震前後撲朔迷離的事實與現象,反思瞭人類在現代化過程中究竟應該如何與自然相處的終極問題。以其親身經曆和感受,全景式地真實記錄瞭這場大地震和在大災中的人們,也留下瞭許多思考,使得這場災難在更廣闊的時空獲得瞭更深刻的人道主義關注。
读书笔记13 唐山大地震 (1)真实性原则; 无论消息、通讯,还是属深度报道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或特稿等都具有普适性,不应因新闻体裁的改变而改变。《唐山大地震》采访了大量的个体:有受灾者、有救灾者、有从事地震预报的工作者,采访前后历时8年。信源丰富,相互交叉印...
評分 評分“我们讲天灾,离不开讲人,有很多时候,灾害的后果之所以如此严重,就是因为有人的失误。还有一部分灾害,本来不是什么严重的灾害,但是某些人为了某些利益集团、某些政客的需要,他会利用这种灾害的资讯,会有的,所以这样的,有的时候是人祸和灾害、天灾和人祸互为因果。”...
評分昨晚加上今天早上,看完钱钢的《唐山大地震》。当然,看的是电子书,应该是1996年的大陆删节版。但即使如此,也已经触目惊心。 人以史为鉴。1976年7月28日,与2008年5月12日,有着诸多可比性和不可比性。而我唯一铭记的,则是“我们不应健忘”这一信条。我们经常忘记,甚至忘...
評分昨晚加上今天早上,看完钱钢的《唐山大地震》。当然,看的是电子书,应该是1996年的大陆删节版。但即使如此,也已经触目惊心。 人以史为鉴。1976年7月28日,与2008年5月12日,有着诸多可比性和不可比性。而我唯一铭记的,则是“我们不应健忘”这一信条。我们经常忘记,甚至忘...
和《平凡的世界》有類似的感覺,延續著文革式激情澎湃的語言努力寫新的東西,但這種口述曆史的努力已經很珍貴
评分能在WG結束不久開始反思,真正聚焦“人”的感受,讓這篇非虛構寫作有瞭更深的含義。
评分可以說,看得齣來,是花瞭工夫,又很有天賦的人寫齣來的紀實作品,錢鋼寫得很故事,又很動容,帶感情。最難忘的是,開頭的那位不吃甜的阿姨,苦澀確實留在瞭唐山人心中。但錢鋼想做的,是讓唐山人,中國人,學會重新齣發,不忘曆史。
评分小時候念得,很鄭重的記住瞭逃生的理論。
评分和《平凡的世界》有類似的感覺,延續著文革式激情澎湃的語言努力寫新的東西,但這種口述曆史的努力已經很珍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