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七十年代的清华土著
从幼儿园至研究生
足不出院接受了二十二年一站式教育服务
--
经过三年朝九晚五的消磨
本着“若为自由故,什么都可抛”的精神
决意重新找回渐行渐远的生活情趣
--
崇尚淳朴自然,爱好繁多
曾或仍从事的行当包括:
编辑、程序员、翻译、足球裁判等
--
现主要身份为自由教师
教小学奥数、中学物理
教大学生弹吉他
兼具冷静客观的求真态度,和饱含人文情趣的想象力与笔触,这本书是关于奥数的、关于培训班的、关于教育的,也是关于人生的、关于社会的、关于幸福的。
教育是一个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话题,可是,要想说清楚教育的问题,必须从教育所承载的所有这些意义上说起。教育的不尽人意,近年来被简单的归因于“培训班”,“应试教育”,或“体制”,或“腐败”。事实果真如此吗?今天的大多数人都相信,这个世界会一天比一天更好,而科技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福祉。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同意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那么,为什么我们孜孜追求,却离幸福越来越远?
作者现在是一位自由教师,从清华幼儿园到清华研究生,纵线的“单调”之下是横线的充盈。奥数、物理、吉他、足球……咏鹏以旁人不具备的立体感带我们深入浅出地去看,无可逃脱的培训班上的孩子们,到底是怎样活着,他们的健康、快乐,跟奥数班、跟考试、跟社会,到底是什么关系?本来天真烂漫、充满好奇的孩子们,是怎样倒了学习的胃口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家长、学校、课本、广告、社会,是怎样成为残害孩子的共犯的?
作为这个大城市里已不多见的家乡守望者,他也带我们看到了同一个地方、二十年、两代学生的变化。所谓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商品社会的病态结构,如何让我们远离生活的真谛、幸福的根本。作者用文理兼修者独有的严谨与感性,为中国社会的盲目进取画下了重重的问号。
好消息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该是引颈受戮的盲从者。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力图带领我们走出每天扑面而来的广告和财富故事,找到原本属于自己和孩子的轻松和幸福。希望每一个家长和有心人都会微笑着看到那缕迷瘴中的阳光。
熵的观念。 低碳生活是很美好的愿景,但不等于低熵。 低碳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追求下人类的一种弥补措施,而低熵确是从根本上指出高速科技直接的指向是只能是整个生态的必然无序。 我们古代文明早已经对熵这个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近代中国在西方科技的...
评分大学都毕业了,我还是会时不时回想起我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学生生涯。即便是从头至尾的当事人,我仍然觉得那漫长的学生时代留给我太多谜题。没有认清这些谜题,为这些谜题找到一点点解答,就有裹足不前的感觉——它们必定会以相似的逻辑不同的面貌再转回到我面前。我有一个就...
评分读这本书,吸引我读下去的是可以看到听到作者的心声。这是一个还没有孩子但是可以触摸到孩子心灵的老师,一个在闹市里行走却可以如鸟儿一样飞翔在喧嚣之上的心,是一个踏步原野上却已融入自然中与天地万物共呼吸的心。本来我们就是这样的人类而已。一个研究自然科学的人,...
评分作者在该书中通过对“学习奥数”这个在中国很极端的现象反思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感觉前半部分分析很精彩,中间部分思维过于发散,观点也比较感性化,最后部分的回归主题比较到位。总之应该算一本很值得阅读和反思的书。
评分这本书主要不仅仅是批判教育制度,而是广而化之谈到了其他的东西,在作者看来,似乎现代生活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谈到的一点是熵增。越高级的东西就要消耗越多的熵,因此使用越高级的东西就越糟糕。 而在作者看来,我们的生活也是熵增的必然结果。压力越来越大是由于现代社会的...
本年度最深刻最具人文关怀也最冷静的书
评分有序是以更大的无序为代价的。解决了一个问题,会有更多的问题冒出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评分话还是很实在的,这样平民的深入思考者现在不多了。
评分和波兹曼等一脉相承 很好
评分有序是以更大的无序为代价的。解决了一个问题,会有更多的问题冒出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