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七十年代的清华土著
从幼儿园至研究生
足不出院接受了二十二年一站式教育服务
--
经过三年朝九晚五的消磨
本着“若为自由故,什么都可抛”的精神
决意重新找回渐行渐远的生活情趣
--
崇尚淳朴自然,爱好繁多
曾或仍从事的行当包括:
编辑、程序员、翻译、足球裁判等
--
现主要身份为自由教师
教小学奥数、中学物理
教大学生弹吉他
兼具冷静客观的求真态度,和饱含人文情趣的想象力与笔触,这本书是关于奥数的、关于培训班的、关于教育的,也是关于人生的、关于社会的、关于幸福的。
教育是一个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话题,可是,要想说清楚教育的问题,必须从教育所承载的所有这些意义上说起。教育的不尽人意,近年来被简单的归因于“培训班”,“应试教育”,或“体制”,或“腐败”。事实果真如此吗?今天的大多数人都相信,这个世界会一天比一天更好,而科技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福祉。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同意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那么,为什么我们孜孜追求,却离幸福越来越远?
作者现在是一位自由教师,从清华幼儿园到清华研究生,纵线的“单调”之下是横线的充盈。奥数、物理、吉他、足球……咏鹏以旁人不具备的立体感带我们深入浅出地去看,无可逃脱的培训班上的孩子们,到底是怎样活着,他们的健康、快乐,跟奥数班、跟考试、跟社会,到底是什么关系?本来天真烂漫、充满好奇的孩子们,是怎样倒了学习的胃口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家长、学校、课本、广告、社会,是怎样成为残害孩子的共犯的?
作为这个大城市里已不多见的家乡守望者,他也带我们看到了同一个地方、二十年、两代学生的变化。所谓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商品社会的病态结构,如何让我们远离生活的真谛、幸福的根本。作者用文理兼修者独有的严谨与感性,为中国社会的盲目进取画下了重重的问号。
好消息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该是引颈受戮的盲从者。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力图带领我们走出每天扑面而来的广告和财富故事,找到原本属于自己和孩子的轻松和幸福。希望每一个家长和有心人都会微笑着看到那缕迷瘴中的阳光。
一直以来困惑为什么社会进步了,人却更忙碌了? 大学容易上了,为什么学生却更累了? ...... 书中会为你揭开谜底,教育问题从来都不是单纯、孤立存在的,它反映出了种种社会问题。忙碌的人啊,为了孩子,为了明天,请停下来读读本书吧,它会给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保持清醒,不...
评分作者意思,奥数本身是没有什么错的,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来讲,并没有坏处。学习方面,智力天生有高低,遇到什么样的老师靠运气,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越焦虑,课外班报得越多,孩子成了7*12小时的学习机器,来不及消化,只能适得其反。如果孩子运气好,遇到的不是填鸭一...
评分很吸引人,看起来对数学有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联系我们生活的实际可以赋予知识更多的扩展。希望能有更多更详细的这方面的书可以看。很吸引人,看起来对数学有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联系我们生活的实际可以赋予知识更多的扩展。希望能有更多更详细的这方面的书可以看
评分熵的观念。 低碳生活是很美好的愿景,但不等于低熵。 低碳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追求下人类的一种弥补措施,而低熵确是从根本上指出高速科技直接的指向是只能是整个生态的必然无序。 我们古代文明早已经对熵这个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近代中国在西方科技的...
评分补习班老师发话声讨教育,真是讽刺。书不错,是本心灵随笔一样的东西,叙事为主,偶尔有非常让人心紧的几句话出现,写得很流畅。教育反思一直有,但是教育体制这么多年也没有像样的改变,因为教育方式其实类似于一种群体文化意识,需要全民觉醒方能有所调整,在中国这种社会条件下,难嘞。
评分好书!句句在理!
评分有点虎头蛇尾。不过我正是这样成长的
评分当可算是我读的2010的年度好书了吧
评分前半部分很好,不过我认为自己适应不了的一些东西,就对其进行全盘批判是不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