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生於捷剋首府布拉格一個猶太商人傢庭,大學畢業後在保險公司任職,用德語寫作,與法國作傢馬賽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傢詹姆斯•喬伊斯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他的作品包括三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失蹤者》、《審判》、《城堡》)和一些中短篇小說。
《城堡》講述的是一場孤獨的追尋。K在一個鼕日的黃昏來到城堡山下的村莊,自稱是城堡聘用的土地測量員。不久,他被告知自己的被聘是一係列誤會的結果。他開始謀求進入城堡,為自己的遭遇尋求一個明確的解釋。他實踐瞭一切他能想到的辦法,毫無進展。在不斷碰壁的過程中,他認識瞭一些人,他們齣場時形象性格各異,退場時卻仿佛都失去瞭錶情。城堡無比真實同時又十分虛幻。城堡山下的村莊仿佛為K一個人準備的舞颱。在作者停筆的地方,K仍在繼續他的追尋。
《變形記》是一則看似荒謬實則並不悖理的對人性的追問。推銷員格雷戈爾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瞭一隻甲殼蟲。起初,傢人尚將他看做一個得瞭怪病的親人,慢慢地便失去瞭耐性,最終完全拿他當一隻醜陋可怕的甲殼蟲對待瞭。或許可以說,卡夫卡天馬行空的幻想撕碎瞭傢庭生活溫情的麵紗,但事情似乎不止於此:堅定地把一隻大甲殼蟲當作至親之人對待,多麼堅韌的神經纔可以?血緣、親情、人性能穿透和超越的極限在哪裏?
按照编剧原理,《城堡》中几乎每个情节都是可以删除的,因为它们对推动故事发展毫无帮助。主人公唯一的目的就是进入城堡,可他做的所有事都只是在原地打转,始终未能靠近城堡半步。可偏偏卡夫卡对这些无用的情节描写得不亦乐乎,似乎一个情节越是无用,他越要着重笔墨描写详细...
評分 評分如果说,我最钟爱的中国当代作家是阎连科的话,那么卡夫卡毫无疑问是我最钟爱的西方现当代作家。他对人的孤独境遇的准确体味和表达,对这个光怪陆离的现代世界的种种冷静、甚至近似冷漠的观察和讲述,都时时让我这位普通的中国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也正是因为如...
評分 評分2016.07.17~2016.08.15 人應該是目的 而不是手段 《城堡》未完成 不知道K的結局如何 《變形記》則是赤裸裸地展現人性惡的一麵 這兩部殺傷力太大 同時我覺得卡夫卡的對話描寫十分囉嗦
评分城堡無感看不下去, 變形記簡練深刻,在貼近,這就是一個人患病老去的過程吧,為什麼生活中的葬禮,不像電視劇裏麵充滿悲傷,還需要去請客挨傢挨戶通知,我的親人去世瞭,葬禮上大傢還都在喝酒,太魔幻瞭。 從來,大傢就是隻要美麗 最後的時光消磨掉瞭美麗,耗盡瞭耐心,我可以忍受你消失,但不能忍受你醜陋。老人的去世是真的殘忍,新生美麗是他們孕育齣來的,然後去世之前還要讓她們耗盡他們的愧疚,然後我們還是過得很開心。 對於絕癥病人的傢人,失去會讓我們對生活重新充滿信心。 傢人又值得指責嗎?妹妹說的不是自己的哥哥又批判嗎?
评分2018 043第一次讀卡夫卡,《城堡》的前麵讀的很吃力,後麵順利許多。與其說荒誕,不如說是壓抑,陰冷。所有配角越來越不清晰越來越失焦。
评分不喜歡書後麵殘雪寫的《城堡》評論...
评分就不評分瞭吧,可能生活閱曆沒到.恕我愚鈍.我是在沒看懂城堡在寫些什麼.盡是些羅裏吧嗦的瑣事,人物語言之囉嗦舉世罕見,我很佩服我能堅持看完.最後的書評作者隻是一味地把一些高深意象往上套,也寫得雲裏霧裏的,不太贊同.至於變形記麼還好,至少還有點看頭,往深處挖掘也還有東西可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