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求识录

读史求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蔡鸿生
出品人:
页数:181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3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1806777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蔡鸿生
  • 史学
  • 治学门径
  • 史学理论
  • 蔡鴻生
  • 史学入门
  • 研究方法
  • 历史
  • 认知
  • 智慧
  • 读书
  • 思维
  • 识见
  • 文化
  • 反思
  • 学习
  • 格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史求识,脱俗求真,是陈寅恪先生的遗教。我虽然不敢淡忘,但践行不得力,成效微乎其微。难当然是难的。自从唐朝人刘知几提出 “才、学、识”三字诀,治史的规格就被推上新台阶。到了近代,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作出更具体的阐释:史识是讲历史家的观察力。做一个史家,需要何种观察力?这种观察力如何养成?观察要锐敏,即所谓“读书得间”。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小引
上辑
历史研究要以人为本
史与思
宗教传播史方法论浅议
专门史与通识
“粟特人在中国”的再研讨
关于知、识、文的联系和区别
中国学术三名著
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华裔学者
避免架空立说
我们不提倡“速成”
精神产品和精神家园
下辑
仰望陈寅恪铜像
从手迹看心迹——读梁方仲教授听陈寅恪先生讲课的笔记
历史人物的后世造影——陈寅恪的武则天与郭沫若的武则天
中外交通史上的胡商与蕃客
宋代舶来品“海井”和“冷瓶”引发的思考
尼姑与中国文化
文化交流的“二西”眼界
文化交流的“回流”现象
文献解读与文化研究
治学片谈
附录访谈纪要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研究历史的关要,有知有识和知人论世

评分

研究历史的关要,有知有识和知人论世

评分

講做學問的內功心法,超好,附許多與中外交流有關的有趣知識

评分

比较零碎

评分

基本上是蔡老师讲座整理的文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