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诸先生学习,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刊物。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底调至北京京剧团(院)任编剧。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
曾在海内外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三十余部;《汪曾祺全集》于1998年出版。代表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汪曾祺先生是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三十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京剧剧本《范进中举》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本书为《汪曾祺代表作系列》之《故乡的食物》分册,书中收录了《草木虫鱼鸟兽》、《滇游新记》等短篇作品。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如果找出一个词,既能体现地域特色,又能反映文化传承的,我看非“南北”莫属。佛教分南派北派、武术有南拳北腿,饮食上南甜北咸……。我们小的时候,交通落后,物流不畅,要想换换口味,长长见识,就去大城市才有的南北货商店,那里汇聚...
评分 评分第一次读汪先生的书,很喜欢。书放在枕边,夜里醒了伸手就能拿来翻看。 平淡的叙述,却不乏意义。故乡的食物让我想起知堂老人说的北京的茶食。 谈吃淡定内敛、酸咸苦辣、喜怒哀乐、自有风味。 红薯叶,即是红薯生长过程中茎上的叶子。具有增强免疫和延缓衰老的功能。 小时候家...
评分汪老先生好像当今的食神蔡澜啊,又比蔡澜多了几分地气。汪老先生的正经著作我没看过,但写吃的文章真是读了很多篇,入选过教材和指定读物的《故乡的鸭蛋》,《黄油烙饼》和《五味》,每一个都让人看的口舌生津,尤其是黄油烙饼,十年了,村领导中午吃的三顿饭我还记得:羊肉口...
评分汪曾祺有一点讲车轱辘话。一个食物,不同的文章里都会写到,其中的警句都是一样的。不过这个也说明,汪先生前后一致,观点不带变的。 其实故乡的食物不只是淡淡写了他故乡的食物。除了高邮咸鸭蛋意外,书里面还写了不少他在昆明、内蒙、杭州等地难忘的食物,有的还相当专业。汪...
有些内容重复
评分极可爱。
评分文字清鲜。曾经沧海难为水,外乡的咸鸭蛋全部瞧不上。噗:-)
评分汪曾祺的散文真是好,真是好,真是好!
评分前半本是满星。怪不得汪老这么说无锡菜庞庞还是喜欢他,他谈吃谈的真是好,是个货真价实的馋人,害的我半夜食指大动,愿自此做个“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的吃货。他写得真是勾人,羊贝子“有的地方一切下去,会沁出血来,鲜嫩无比,人间至味”。写昆明的汽锅鸡,宣威火腿,培养正气,写那个“味似鸡,而细嫩过之,入口无渣,甚滑”的鸡枞也是。害得我困在宿舍里欲吃无门,吞番茄酱止馋。过桥米线,大煮干丝,豆腐脑,芦蒿,醉虾,绿豆糕,高邮的鸭蛋,旺鸡蛋,鳜鱼…真想从此为振兴中华美食而奋斗一生。他这番人物,联想那笔记体般的小说,想必是真热爱生活之人,多听多吃多看,养鹰也好遛鸟也罢,心要宽一点,生活也就更生活一点。从此多了个理想,吃遍大江南北菜,以及练出一手好厨艺。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