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旭祥 英文名Raikkonen,中国最早从事用户体验咨询的用户体验咨询师之一、可用性专家协会(UPA中国)成员(原广州分会会长)、资深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专家,对项目管理、产品管理、产品用户体验研究与设计(基于国际通用可用性方法标准)、产品哲学抽象和概念提取、产品业务模型分析、需求挖掘与管理、产品开发机制流程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研究、变革性产品创新与领先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研究、基于UCD流程的产品开发机制流程设计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
某知名设计咨询公司用户体验咨询师出身,曾为ICBC、GE、HP、中国移动、支付宝、太平洋电脑网等知名企业提供过产品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咨询、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并先后创立或主持3家与用户体验和产品管理相关的门户网站,后于国内某著名集团公司互联网事业部任职产品总监。现为和茶网等多家互联网企业的提供顾问服务,并兼任上海益思产品管理咨询公司广州运营中心首席代表,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目前自主创业中——Pigaa(www.pigaa.com)社会化电子商务社区。
这是一本探讨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的观念、意识、方法与思想的著作。
通过本书,你将领略到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的本质与精髓,成为一名卓越的产品人。
是什么成就了Facebook和Twitter这样优秀的互联网产品?技术绝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产品设计的观念和意识。本书第一篇高屋建瓴地介绍了一位合格的产品人应该具有的观念、意识和思维,以及产品设计正面临的种种变革;第二篇系统地讲解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带来的产品设计革命,包括以用户为中心的需求分析与管理、以用户为中心的架构与快速原型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型测试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详细设计,能为你成为卓越的产品人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篇详细地阐述了如何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高级产品管理人才,包括如何进行周密的产品战略规划、如何进行合理的产品战略管理以及如何进行全面而有效的产品管理;第四篇分享了如何组建和管理优秀的产品团队,比如如何建立充满热情的优秀团队以及如何实现多样化的产品团队管理等;第五篇将帮助产品管理者完成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蜕变,包括如何设计适合自身企业的开发流程、产品经理的形象规划课,以及如何向卓越进军。
全书对互联网产品设计的价值、思维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价值:互联网的竞争,其本质是用户体验的竞争;互联网产品设计管理的商业价值正在从多个维度体现。思维:产品设计不仅仅是界面,而是价值的艺术诠释;成功的产品不是关注每个方面,而是聚焦于价值象限;产品设计不应该以业务驱动,而应该以用户需求驱动。方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成为主流;用科学研究来指导产品设计、用理论工具辅助设计;少即多,好的产品设计应该简单,更简单。
本书不仅融入了作者从实践中总结的丰富经验,而且还包含大量富有产品哲学意义和极有启发性的思考。
作者成功展现了自己博学、多才、专业、高端 但是,这些不系统的展现在眼前时,让人有种想吐血的冲动。难道是看过的好书太多,品味提升了?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这本书适合的目标读者太多,上到产品战略管理的总监,下到刚刚毕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屌丝少年,向我们铺开了一副...
评分可能是因为看当当、卓越以及豆瓣上对本书的好评如潮,因此对此书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只不过硬住头皮看完以后,对本书感到失望。如果要购买,建议可以对比一下其他几本关于互联网产品管理的图书,或是《产品经理手册》。 本书所谓的“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主要偏重于UC...
评分概念 理论 方法 实践都没有很好的结合,只知道空谈.书中的故事也没有将过程串起来,放在书中也很牵强,总之失败中的失败.看到别人的反馈还在便捷更失产品经理的风范.其实本书也是一个产品,读者就是用户,你解决了什么?面对用户的问题你又是什么态度.现在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已经成长,...
评分之前看过几本产品设计与体验方面的书,感觉讲得都是具体方法和技术层面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类思考的力量和智慧的火花。更让我惊奇的是,这本书不仅仅适用于一个产品管理者,还可以作为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的指导论。
评分如果你期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全面了解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与管理,恐怕会有所失望,毕竟全文的干货内容有限,涉及理论概述、团队激励、营销管理等方面看似一把万能钥匙,却只能在产品设计的门庭之外窥见一隅,难免言过其实,也与本书的主题有所偏离。 谈及本书的阅读感受,或许更...
浮夸太多,干货太少,主要作用是把产品整个流程梳理了一遍,后半部分讲战略更像是在拼凑内容,虽然是进阶部分,但总让人感觉莫名其妙。新手慎看~
评分堆砌与重复,我也可以写本书。
评分前半部分还好, 后半部分管理学的成分就太重了, 不怎么喜欢...
评分想要讲的太多,导致没有很细节的讲出来。 UCD产品设计->需求分析->原型设计->原型测试->详细设计->产品设计革命 深层修炼->产品战略规划->产品战略管理->全面产品管理
评分堆砌与重复,我也可以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