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本书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时隔七十年之后第一次呈现给读者,内容主要是议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过今人的庸论。本书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最有价值的读本。梁先生在几十年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诸多问题的思考,可启发我们去积极思索:在未来30年,中国文化到底将走向何方。
7p 照搬是危险的,西洋的东西不是凭空来的,有其根本文化作为来源,并与东方传统并不相容。 9p 文明是整体的东西,不能枝枝节节零碎来看!伦理思想和人生哲学作为根本,如果不能得以改革,则其他所有改革皆无用。 15p 真学问在方法上,必有其独到之处,结论相比之下并不很重...
评分看通了,但是认真的说,但是只能看通梁先生一半的文章。。。也许5年后能看懂一半。。。。。。 可能梁先生是经过了这个国家动荡岁月的人,前文言、后白话,却也看的滋滋有味,而且通篇让人感觉中国的文人墨客们百年来苦苦追寻、考验、辩论如何解出中国的富强文明之路从未停歇,...
评分最近的状态一直不怎么好。看书的心态也浮夸了好多。 中国文化,一直是让世界称赞 传扬而近而转变为一种带有有斥责的惋惜。其实大部分现代人也是觉得中国现在的文化已经是世态炎凉的感觉。其实应该怎么说呢?没有走过别人走过的路,就别去批判他们见到的风景。诚然我也没有...
评分书很好,内容也很不错,代表着当时对于中西文化冲突下中国文化的思考与忧虑,但是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感觉有点南辕北辙,同时如果能有人写一篇序就更好了。
评分------读《中国文化的命运》有感 这个非同寻常的假期,在举国暗淡悲伤的气氛下,令我发自内心感到愉悦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读到了两本特别值得读的书。其中一本便是梁漱溟先生所写的《中国文化的命运》。这本书整理了许多梁漱溟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原因的分析,虽然距离这些文章的产...
漱溟先生怎样去想中国文化的命运,都想不到文化大革命吧。5个问题:1、中国文化是自发的、独立的、纯正的么?2、中国人传统上没有宗教生活么?3、中国文化与现代科学不兼容么?4、中西文化有那么大差异么?5、中国缺by the people的传统么?
评分开篇立意明确精辟,但编者的整理的三篇,实在差强人意,未能引申验证立论。
评分漱溟先生怎样去想中国文化的命运,都想不到文化大革命吧。5个问题:1、中国文化是自发的、独立的、纯正的么?2、中国人传统上没有宗教生活么?3、中国文化与现代科学不兼容么?4、中西文化有那么大差异么?5、中国缺by the people的传统么?
评分有些章節略嫌表面,不過都是些要帶著發展觀去反思的題目。
评分读了几天了,今天加上出差车程4个小时终于收尾。几点:1.经常和封面大眼对小眼,了解了为什么说眼神说明一切;2.比起辜鸿明《中国人的精神》中极尽所能的申辩以及亚瑟史密斯《中国人德行》藏不住的批判倾向,梁的不偏不倚更配得上鞭辟入里四个字;3.是白话文但不掩流畅,读起来非常过瘾;4.讨论了民主,家文化,宗教,自由于国人之意义,如今看来仍不过时;5.借鉴了相当多的文献,延伸阅读的好凭借;6.有些问题,提而未答,空间倒是相当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