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坛城》作者徐皓峰近年在武术界、武侠小说界声名鹊起,此前出版的《逝去的武林》《道士下山》等,已为他赢得极好声誉和大批忠实读者。作为一位深通拳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广博知识和独到体会的作家,徐皓峰的武侠小说写作,上接民国武侠小说开山鼻祖向恺然一脉,对武术技术的描摹精确专业;同时另开新灶,将武术功夫与各门类传统文化融为一炉,融会贯通,以求其“道”彰显,使小说既好看又耐看,留有深长余韵。
《大日坛城》内容简介:“大日坛城”是一幅描绘佛教经典《大日经》诸佛境界的唐代绢画,佛教“唐密”修行者的法物。“唐密”即唐朝时由北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密法,当时日本僧人空海从大唐学得带回日本,流传千年至今。而在中国,“唐密”在禅宗兴盛之后渐渐失传,今人多已不识,说到密宗,只知有“藏密”了。
以《大日坛城》为题,故事主线却是围棋。主人公俞上泉是一位围棋天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期间,以其神奇不可思议的棋艺,打败日本诸多围棋高手,赢得“第一人”称号,并在一次次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与当时中国国内节节败退的抗战形势形成鲜明对照。反过来说,当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节节胜利之时,他们视为“国技”的围棋之战却接连不断地败在一个中国人手下。围绕俞上泉,有一意保他和灭他的各种力量在拼争、厮杀:身怀绝技的中国武术高手、日本武士名流、中统特务、日本特务、抗日战士、汉奸……各种力量的拼杀往往如平地惊雷,诡谲迅疾,慑人心魄。身处风暴中心的俞上泉,对各种力量视若无睹,对一切危险置若罔闻,无论是棋盘上的杀气和暗处来路不明的杀气,他均以向死之心面对,而一次次绝处逢生。但他最终却抗拒不了历史车轮的残酷碾压……
除了结局,这个人物让人想起围棋大师吴清源,作者的确借用了吴清源的诸多经历,并写出自己对一个身处恶浊乱世的天才的理解。但作者立意不只在写一个伟大棋手的命运,而是试图在一切人物和故事之上,让某种真理浮现。这就是求“道”。
武术、围棋、唐密,是书中三大要素,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每当俞上泉棋战不利、欲求突破之策时,能够支招打破僵局的常常是武术的功夫高手,而俞上泉的心领神会、融会贯通,揭示出一个真理:无论何种技艺,在高妙之处,在终极的“道”上,都是相通的。
围棋与唐密有何关系?书中一个人物说:“唐密的大日坛城分十二宫,围棋的棋盘也是十二块区域。大日坛城的中央是八瓣红莲,棋盘中央叫天元。只不过大日坛城是由八瓣红莲向四周扩展,而下棋是从边角逐渐向中央进发,进程相反。”围棋棋盘与大日坛城原有形似之处,当俞上泉创造了“直取天元”、由中央出发的新下法而取胜以后,二者就有了神似。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围棋即唐密。
武术是功夫,围棋也是一种功夫,围棋即唐密,武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唐密:三位一体。这就是以“大日坛城”做书名的原意吧。
虚实结合是小说一大特色。不仅许多人物各有真实历史人物的原型,不仅围棋的棋局皆有出处,唐密的真言和灌顶仪式都是真的,小说涉及到的任一技艺:拳术、刀术、剑术、箭术、茶道、花道……其描述都有极可靠的专业性。而这一切“实”,都融化在虚构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中,相映生辉。结实的技术与超拔的想象力相结合,使作品质地厚重而又气息灵动,令阅读者有了获取知识、启发思维、激发灵性的多重享受。
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层层跟进,环环相扣,令人读之欲罢不能。
《大日坛城》不是一部单纯的武侠小说和传奇文学,它写武术,写棋艺,写杀伐,写侠气,写情义,但不止于所写;它有好故事好人物,也不止于好故事好人物。有禅密佛学修养的读者,或许对它更能心领神会。它内容和内涵的丰富,让人难以简单道出,就像邹静之在序中说的,“那感觉像身后有一个辽阔的光年让你想投入进去再不出来……”
一开始读,便觉得这是没有办法被归类的一本书。所以被朋友问起看的是什么题材的书,也只能笼统的回答是本小说,一本很好看的小说。生怕随便给他按了类别,便抹杀了文章的那种灵气。 不是武侠,虽然,有武,有侠。 说是写棋,却又不独是棋。 甚至写人,...
评分购得《大日》,甚喜欢。 烽烟乱世,佛境人间,皓峰此作,依旧在触及每个求索与觉悟中的心灵。我想,这不是皓峰的力量,也不是文字的力量,这是那些如今只能以虚幻来摹写的真实的力量。 故事为了抵达真实而虚幻着铺排开来,其文字仍有作者一贯的因行文克...
评分 评分《大日坛城》是一本不容易读的小说,费脑子的书,每一句似乎都有深意,需要仔细想一想。佛意、禅意、棋道、剑道、武士道、花道都融合在一起,有殊途归一之感。 本书发生的故事背景在日军侵华之时,如果从常理看来,作者简直是不分正邪,价值观颠倒。但似乎作者的写法就并不是...
上大半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佳构,几乎处处都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敢,然而自俞疯后,小说突然变得面目全非,让人完全不敢相信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笔,而且无论形神,尽皆严重脱节,语言也直跌几个档次,绝对不可能是作者谋篇布局如此,但更不太可能是江郎才尽,以至于下小半交出一份这样的自砸招牌的东西,真是倍感茫然,百思不得其解
评分休憩51st,本书密宗元素密集,徐皓峰文风长期似道,归根结底,这厮乃是一儒。对象征意义与各种规矩法度的高度推崇洋溢在每本作品里,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叶三花儒释道吧。不用解释,这本书不停在无声的呐喊,吴清源,吴清源!吴大师让天下一先的生涯被老徐严格按阶段改写,包括入邪教一段,于是前半部分几近入道颇有神助,后半段各种扯犊子游离主段令人瞠目结舌,有走向讽刺小说的倾向,汪精卫那段看得我扶额闷笑。我毕竟读老徐不多,尚分不出他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想怎么写怎么写如逍遥游,还是想写的太多,写的面太广,需要挖掘的太深以至于驾驭不了,总之后半段文脉不绝如缕奄奄一息,结尾连番几个十番棋大战完全无法留下区分度和可记忆印象。不过,我看到围棋的故事,那超凡的天赋与专注总能让我血脉贲张,简直要看得勃起,唉,这本书本能更好的!
评分开阖均是大气象,中盘却散乱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失控,是调皮还是忍痛。比《国术馆》有风骨,却不如《国术馆》自若。
评分前半截惊艳,写着写着失控了,节奏全乱,水平又回到王小波门下走狗时期的耍贫嘴了。好在最后一部分挽回些分数。
评分前半段的围棋武术唐密写得深沉大气,后半段主角疯了故事也疯了得往荒诞文学跑。徐师傅的书每本都这么个走势,有点吃不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