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夜话》是一本杂文集。作者马南邨(本名邓拓,马南邨乃其笔名),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后汇为五集出版。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尖锐讽刺各种不正之风,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语言亲切,富有文彩。其中像《说大话的故事》、《三种诸葛亮》、《一个鸡蛋的家当》、《爱护劳动力的学说》、《从三到万》等篇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起到帮助读者开扩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识别事物能力的作用。“文革”之初,《燕山夜话》被打成大毒草,作者受迫害含冤死去。1966年5月,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中遭到批判。1979年,邓拓得到平反昭雪,本书才重见天日。
提起《燕山夜话》,很多人也许还有印象:初中的议论文单元不是学过《事事关心》吗?稍稍关心历史的人还会联想到,正是《燕山夜话》,成了开启文革十年浩劫历史的不可回避的要素之一。 作者马南邨,即邓拓,作为共产党文化宣传的一支主笔,长期担任《晋察冀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
评分且除去時代因素,洗練的文筆,殷實的文史知識,歷數十年,仍有可圈可點處。當然,很多文字都能隱隱感到當時的風聲。你能在其中讀到那代人的眞誠,就像許多爲新中國建設添磚加瓦的人一樣,他懷有一顆赤誠的心。然而山雨欲來風滿樓,從第一輯至第五輯,每部分肇始的前言筆調口吻...
评分邓拓的《燕山夜话》声名藉藉。早在接触文本之前,我就早已听说过这部文选。本以为这样的报纸专栏文章,加之又是那样的年代,大约是像鲁迅那般短小精悍的杂文,或是魏巍那样的通讯体。然而实际的文本,却和我的想象相差甚远。 作为六十年代初期的作品,《燕山夜话》有着太多在现...
评分最初看到邓拓的名字始于大三时在旧书店淘到《齐人物论》一书,其中对其倍赏有方。后在复旦旧书店看到,却没能买下,现在实有遗憾之感。 邓拓的文字多见于报刊,后集成本子,横躺与书市的某一角落,做沉默的低吟。如邓拓这类文字者,已与今世稀为一见,以后有无不可得知。 观...
评分马铁丁,是1950年代初期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在《长江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思想杂谈”时合用的笔名。进京后,“马铁丁”的发展方向各有不同,张铁夫从政,官至北京市委宣传部长;郭小川习诗,成为当代诗坛顶尖高手;陈笑雨继续扛着“马铁丁”的大旗,杂文写...
我家的老藏书。
评分新版本出来的时候,偶然见到了,买下来读了一遍。虽然这个版本校正了原本的错误,加了些可有可无的注释(果然是有发展成语文读本的趋势),感觉却并不太好。诚然,燕山的文字今天看来多有辩驳之处,但我对它的喜爱,并非在文采上,也不在学理上,也并非佩服其中的旁征博引(毕竟今天已经不罕见)。又读了手头旧版的精装本,即便是残破的本子,也投注了当时我的时光。这样的文字现在已经不可能有了,相信一切会变好,热忱地盼望新时代,那种理想中的真诚、亲切,如今已经远去了。读着新版本,我似乎更加确定这一点。燕山夜话只属于过去,因为现在是现在了。
评分却话巴山夜雨时...
评分政治性忽略不计其实不错
评分鄧拓先生簡短小文,非常喜歡。其中有一篇說道,夜晚占人生時間1/3,引用“晉平公問于師旷: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旷曰:何不炳燭乎?”可以一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