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来头有点大,是由邹韬奋策划、茅盾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大型报告文学集。1936年春天邹韬奋受高尔基的“世界的一日”启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内容是记录下当年5月21日的见闻感想,作为当日中国的横断面。 一开始收到了三千多篇文章,600多万字,后来精简后收录了500来篇...
評分这本书来头有点大,是由邹韬奋策划、茅盾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大型报告文学集。1936年春天邹韬奋受高尔基的“世界的一日”启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内容是记录下当年5月21日的见闻感想,作为当日中国的横断面。 一开始收到了三千多篇文章,600多万字,后来精简后收录了500来篇...
評分这本书来头有点大,是由邹韬奋策划、茅盾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大型报告文学集。1936年春天邹韬奋受高尔基的“世界的一日”启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内容是记录下当年5月21日的见闻感想,作为当日中国的横断面。 一开始收到了三千多篇文章,600多万字,后来精简后收录了500来篇...
評分这本书来头有点大,是由邹韬奋策划、茅盾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大型报告文学集。1936年春天邹韬奋受高尔基的“世界的一日”启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内容是记录下当年5月21日的见闻感想,作为当日中国的横断面。 一开始收到了三千多篇文章,600多万字,后来精简后收录了500来篇...
評分这本书来头有点大,是由邹韬奋策划、茅盾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大型报告文学集。1936年春天邹韬奋受高尔基的“世界的一日”启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内容是记录下当年5月21日的见闻感想,作为当日中国的横断面。 一开始收到了三千多篇文章,600多万字,后来精简后收录了500来篇...
很少有人知道這套書,我讀的是三聯書店的重印版,所有故事都發生在36年5月21日的中國大地上。印象很深的有好幾個,說一個關於生活的,在第十二編關於陝西的文章中有一篇關中屠者寫的五月二十一日,文中屠者作為一傢之主在一天經曆瞭那麼多事情之後還能大口吃肉吃酒,酩酊大醉,著實讓人欽佩,最後一句明天要走也沒有說清去那裏,不禁讓人感嘆茫茫世界 眾生皆苦。
评分烽火歲月裏的日常。
评分提供瞭一個視角,但是粗略翻完後還是覺得少瞭什麼。最大感想在於:和那時比起來,現在國民平均寫作水準全麵倒退。
评分這是由鄒韜奮發起、茅盾主編的我國第一部大型報告文學集,也是極好的民國第一手史料~
评分這是由鄒韜奮發起、茅盾主編的我國第一部大型報告文學集,也是極好的民國第一手史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