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川幸次郎(1904—1980),生于日本神户,1923年进入京都大学文学部学习,主要在狩野直喜的指导下学习。此外还学习东洋电学。1928年4月,前往北京留学。吉川幸次郎是日本中国文学研究家,京都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等身,尤以元杂剧研究、杜甫研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著称于国际汉学界。其主要著作有《尚书正义》《唐宋传奇集》《杜甫笔记》《陶渊明传》等。
本书为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专家吉川幸次郎的回忆录.内容包括:1.留学回忆.对于1928-1931年在中国北京留学期间的访谈回忆录,记载了民国时期中国学术界的动向和北京南京等地大学著名教授的学风掌故.2.中国印象追记.对于当时接触的中国社会风情书坊书肆学者人物等的追记特写和理解评述.3.中国文学论.对于中国文学的总体性描述.
很庆幸,我是先看完正文,然后才回头读《总序》的,否则,我很可能会错过这部有趣甚至有些引人入胜的书。 这部名为《我的留学记》的书其实包括三大部分:我的留学记、中国印象追记、中国文学论。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分“我的留学记”,这是一份访谈式的回忆录,从中不仅...
评分这是一本苹果绿封面的小书,中华书局出版。扉页之后有作者的像,作者是一名慈祥的日本长者,名字对于我来说很陌生,叫吉川幸次郎。以至于作者的老师,日本著名的汉学家狩野直喜、内藤湖南等等,对我而言也是非常陌生。然而,伴随着这些陌生的名字在文中交替出现的长章炳...
评分为了了解二三十年代北京的学术氛围和大学情况,看了一些书。其中有一本就是吉川幸次郎的《我的留学记》,是吉川先生晚年对自己1928–1931年间在北京大学留学时的回忆。该书同时收录的还有吉川只身游历江南和北京城的见闻随笔及其对中国文学史的几篇总论性文章,其中的一些记录...
评分本来想正经地写一篇读后感,准备从三个大部分着手再细致地介绍加以分析,不料写了几段,发现全是废话,又回过头来看了本书的序,发现我之前想写的竟与这序一模一样,只是对作者和书的介绍罢了,而自己写的又与译者的序可谓天壤之别,遂作废。不过,就算我能够写的如译者般介绍...
评分本来想正经地写一篇读后感,准备从三个大部分着手再细致地介绍加以分析,不料写了几段,发现全是废话,又回过头来看了本书的序,发现我之前想写的竟与这序一模一样,只是对作者和书的介绍罢了,而自己写的又与译者的序可谓天壤之别,遂作废。不过,就算我能够写的如译者般介绍...
好人
评分好人
评分只记住书中的一句话“中国没有产生莎士比亚,但是也应看到,西方也没有产生李白和杜甫”
评分只记住书中的一句话“中国没有产生莎士比亚,但是也应看到,西方也没有产生李白和杜甫”
评分日本学者大多仍轻视中国,做中国学的日本人很多都抱着替中国学者做中国学者做不到的中国学研究这样一种态度。但是,中国的学问还是中国人做得最好,所以,首先要听中国人怎么说,在此基础上再思考。ーー为这一态度,向吉川先生致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