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收录的几篇拙文,尝试性地对目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进行了逐步探讨。这几篇文章以汇编的形式再次付梓,是为了方便那些认为它们有用或有趣味的人士。这些文章并非完美无缺,无可挑剔,其主要目的在于加深阅读者对上述问题的了解。
本书还收录了一份总理衙门致驻外公使的通函,和一份总税务司关于商务关系的备忘录。作为附录,意在解释和补充拙文所持的观点。
本书中的这6篇论文是赫德对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60年间中外关系的总结。义和团运动后,西方列强应如何面对“中国问题”,赫德全面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在中国前途、发展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这6篇论文公开宣扬了“黄祸”论,即认为中国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对世界极大威胁的“黄祸”,鼓吹防止“黄祸”,应是西方对华政策的出发点。
看到义和团当年把他们逼在北京使馆里,他们现在仍然感到后怕。这是一个虚荣心爆棚的民族最后的挣扎。 99页写到,中国长期以来自是至高无上,长期以来视他人为外夷,在试图制止鸦片贸易的战争中,发现自己最终被打败了,并被迫接受与列强的条约关系,他们的自尊心是公然遭受了凌...
评分看到义和团当年把他们逼在北京使馆里,他们现在仍然感到后怕。这是一个虚荣心爆棚的民族最后的挣扎。 99页写到,中国长期以来自是至高无上,长期以来视他人为外夷,在试图制止鸦片贸易的战争中,发现自己最终被打败了,并被迫接受与列强的条约关系,他们的自尊心是公然遭受了凌...
评分看到义和团当年把他们逼在北京使馆里,他们现在仍然感到后怕。这是一个虚荣心爆棚的民族最后的挣扎。 99页写到,中国长期以来自是至高无上,长期以来视他人为外夷,在试图制止鸦片贸易的战争中,发现自己最终被打败了,并被迫接受与列强的条约关系,他们的自尊心是公然遭受了凌...
评分[本文首发于国学数典论坛] 一个北爱尔兰的乡下青年来到中国,一住就是半个世纪,26岁起直至退休都掌握着大清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中国海关。他,就是晚清威势煊赫、如今身后萧条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 赫德是十分幸运的。他的前任李泰国(Horatia N...
评分看到义和团当年把他们逼在北京使馆里,他们现在仍然感到后怕。这是一个虚荣心爆棚的民族最后的挣扎。 99页写到,中国长期以来自是至高无上,长期以来视他人为外夷,在试图制止鸦片贸易的战争中,发现自己最终被打败了,并被迫接受与列强的条约关系,他们的自尊心是公然遭受了凌...
赫德在义和团--八国联军之际写的给西方人士看到关于那时的局势和一些方向性建议,大的问题无非是谈判和最后的条约签署重在哪些方面、程度如何,以及简要分析中国和中国国民,以及这次义和团出现的原因。就前者,以中国体量的庞大和相对“同一性”,来说明瓜分和改朝换代都是下下策,潜在的庞大规模的“黄祸”需要以西方的友谊、利益和尊重来取代它。后者则注重传教士和传教思想的改变,需要让那些新入教的中国人将信仰和国民属性两分,同时也不否认西方的相对文明性和所肩负的文明使命(既然文明就要慎重从事,文明化的解决,而非报复)
评分赫德对中国的理解之同情,让人感叹。
评分赫德的眼力超过了大多数同时代的观察家
评分要跳出局外,从第三方的角度去看。补:若说作者的角度,还不错。
评分赫德在义和团--八国联军之际写的给西方人士看到关于那时的局势和一些方向性建议,大的问题无非是谈判和最后的条约签署重在哪些方面、程度如何,以及简要分析中国和中国国民,以及这次义和团出现的原因。就前者,以中国体量的庞大和相对“同一性”,来说明瓜分和改朝换代都是下下策,潜在的庞大规模的“黄祸”需要以西方的友谊、利益和尊重来取代它。后者则注重传教士和传教思想的改变,需要让那些新入教的中国人将信仰和国民属性两分,同时也不否认西方的相对文明性和所肩负的文明使命(既然文明就要慎重从事,文明化的解决,而非报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