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里亚娜·法拉奇(1929—2006),意大利女记者,作家。 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1980年8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两次获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出版 过数本小说,代表作《男人》、《风云人物采访记》、《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好莱坞的七宗罪》等。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和“文化奇迹”。
本书是以著名反独裁战士、希腊抵抗运动发起人和领导人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为原型的纪实小说。
1967年8月,帕纳古里斯暗杀希腊军政府总统帕帕多普洛斯未遂,被判处死刑,后改为终身监禁。1973年8月20日,帕纳古里斯被特赦。两天后,法拉奇慕名前往雅典对他进行采访,两人迅速坠入爱河。1976年5月1日,帕纳古里斯在雅典死于一场可疑的车祸,年仅37岁。1979年7 月,《男人》出版,两年中仅在意大利就销售了150万册,并获得意大利维莱吉奥文学奖。
《男人》不仅仅是法拉奇为她挚爱的男人书写的传记,它还是一封漫长的情书。她说:“当没有指针的时钟指明我记忆中的道路时,长眠地下的你就是我唯一可以向其倾诉衷肠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我唯一可以与其对话的人。”
这是一个单打独斗、孤身搏击、遭迫害、受欺凌、不被人理解的英雄的故事;这是一个拒绝向任何教会、恐吓、潮流、思想教条和所谓的绝对原则妥协的人的故事;这是一个渴望自由的男人的故事;这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听天由命、有独立思想,并因此被人们杀害的男子汉的悲剧故事;这是“世界第一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一生唯一挚爱的男人的故事。
你可以威胁他,如果招了,就好好枪毙你;如果不招,就用卡车撞死你。游击队员都会招。 更何况侯总卖的六克拉的钻石呢。 女抗日英雄说在刑场上说,不要打爆我的头。 只见日了,没见抗日阿?
评分奥里亚娜•法拉奇《人》之读后感 前些日子逛了一次旧书摊,那是个白天卖菜晚上卖书的地方,因此书买回来总是带着一股菜市场的味道。我粗略选了几本,买回来后,随便拿了一本扔在了厕所里,用以打发五谷轮回之际的无聊时间。 看了大约半个月,一直讲述一位革命份子为了摧翻...
评分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法拉奇的魅力 本人是法拉奇作品的爱好者。但凡其在中国大陆出版的著作,本人均有涉猎。 但由于政治及文化环境的原因,作为法拉奇代表作的《人》,其多个中文译本在80年代初于中国大陆昙花一现后,便没有再版。读者的有限使得法拉奇在大陆知名度与她的国际声...
评分为什么我说这版本垃圾?因为它甚至连与性描写、与政治无关的内容都大肆删节。对比以下内容便知。 最近一次毒打的疼痛刚刚减弱,你就发起了猛如炮轰的攻势。一天晚上,你抓住囚室的铁栏杆,朝着警卫室天花板上的铁窗大声呼喊,吸引看守和囚犯的注意。“注意,注意!大家注意!...
评分帕纳古利斯在法庭上的苏格拉底式的自我申辩 “军事法庭的先生们,我的话不长,不会让你们听烦的。甚至连我在审讯期间遭受的侮辱也不想多谈,之前已经讲得足够多了。在分析对我提出的控告之前,我想谈谈那次可耻的预审的另一方面,这就是你们伪造证据,将预先炮制好的证词强加...
我没有旅行,而是大地在飞速离去。
评分用大量的白描和短句、连续的内心独白和对话,刻画了男主角冲动刚烈的性格,不看介绍真没想到这是一部传记。
评分十星!永恒之书!
评分我爱法拉奇这样强悍硬朗的女人。 “爱不是给希望战斗,并准备为之牺牲的人套上锁链。爱是让他以自己选择的方式去死。” 这句话对我有启示意义。
评分法拉奇真是个奇女子,但是太厚了,一点都不好读,或者说写得并不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