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中國

尋路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簡介】

何偉 Peter Hessler

出生於密蘇希里州哥倫比亞市,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碩士。自1991年起擔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也是《國際地理雜誌》、《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長期撰稿人。Hessler是全球著名的旅遊觀察者,他曾經水陸兩路穿越俄國、中亞草原國家、中國,最後到泰國,也多次獲得美國最佳旅遊文學獎。

他所著《消失中的江城》曾獲得Kiriyama環太平洋圖書獎,《甲骨文》入圍200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非小說類最佳作品。這兩本書和《尋路中國》構成了中國三部曲。

【譯者簡介】

譯者 賴芳

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外語系,曾在電台、報社和時尚雜誌擔任記者編輯,現供職於南方週末新媒體公司。

出版者:八旗文化
作者:何偉
出品人:
页数:560
译者:賴芳
出版时间:2011-2-24
价格:TWD 48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9868646759
丛书系列:中国三部曲
图书标签:
  • 何伟 
  • 纪实 
  • 中国 
  • 社会 
  • 寻路中国 
  • 文化 
  • 旅行 
  • 台版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榮獲2010年度

經濟學人十大好書。

亞馬遜書店百大好書。

紐約時報百大好書。

通過什麼來了解中國?何偉(Hessler)這一次選擇了汽車。嘟嘟--這個紐約客記者租了一部美國產的切諾基吉普車,開始了他的尋路中國之旅。在第一部裡,他選擇了沿古代中國橫貫東西的城牆而行(沒錯,它今天被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者塑造為長城),這裡崎嶇難行,本非道路,古老頹敗的城牆承載了古今殊途的意涵:古代它是中國抵禦胡人的工具,今天抵禦胡人的城堡沒落荒廢,人們沿著新修的路去了南方尋找機會。第二部裡,汽車潮和旅遊熱沿著新開的道路湧向了長城腳下作者居住了二載的一個鄉村,他透過這個叫做三岔的村莊,具體而微地呈現了新興商業力量和傳統政治力量如何左右它,如何左右這裡的村民。第三部裡,他沿著十車道高速公路來到一個個南方雨後春筍般混亂成長的工業城市,圍繞著一台山寨版胸罩調節扣機器發生的諸多有趣故事,他明白了什麼是中國版本的工業革命。還有什麼比這更不可思議呢?一座座山被削平變成了工廠,種植柑橘和小麥的手開始給女人做胸罩,成功就在眼前,如果不沿著路往前走,就無法抵達,而更主要的是,他們已經無法返回。

本書最打動讀者的是對眾生深入到本質的刻畫,何偉真實再現了這個時代裡很多中國人特有的空洞感:周遭變化太快,應接不暇,為之所累,而迅速的變化也帶來了太多的不確定。簡言之,這不是一個關於汽車和道路的故事,而是一部處於瘋狂移動狀態中的國家的浮世繪,更是一部中國如何被莫名快速的力量所驅動和駕馭的深入記錄。是的,在中國,每個人都在路上。

「誰能弄明白這樣一個世界?」

我們向正在努力尋找答案的何偉表示感謝。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17gcn.html 1 我刚做记者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说过一句话,去现场采访的时候“要象外国人一样去看”。 他的意思是不要熟视无暏。 我以为自己听进去了,看一个美国人写的中国,才知道我对现实已经失去多少感觉。...  

评分

在这本《寻路中国》里,海勒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看似熟知而其实可能从不曾仔细观察过的中国。如果中国是一个宽阔的多面的立体的存在,那么,这次,我们得以从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随海勒斯切入这个变动中的古老国度。海勒斯的有意思在于,这个我们熟悉的中国,在他笔下,渐渐的...  

评分

他的洞见 我们的反思 转自11.01.26东方早报 文:石剑峰 寻路中国 [美] 彼得·海斯勒 李雪顺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出版 33.00元   网络上最近流行这么一段话:“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拨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  

评分

一 美国人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在中国呆了五年之后,申请了驾照,中国那么多公路,已经建好的,正在建着的,将要建的,空着也是空着。那是2001年夏,怀揣一本满是无名小路、没有比例尺的《中国汽车司机地图册》,开着一辆从“首都汽车”租来的切诺基,后备箱里赛满...  

用户评价

评分

這位美國人寫中國,真實而生動,對理解牆國很有啓發。臺灣出版的該書沒有受到內容上的騷擾。

评分

何伟这个外国人,写非虚构文学应该是师从奈保尔,继承了准确描述和敏锐洞察,但是有点区别很大,何伟是沉入这个漩涡去追寻意义和人的状态,而奈保尔只是游客经过,但更加把那些漩涡里的小人物给凸显出来,他们在那些借来的文化里,永远无法抵达心安之处或中心,其实何来中心,无非是漩涡进去的所有表面和琐碎

评分

好记者除了讲好故事以外,更难得的是提出好问题。学习了。

评分

這位美國人寫中國,真實而生動,對理解牆國很有啓發。臺灣出版的該書沒有受到內容上的騷擾。

评分

一个外国人把中国了解得这么透彻,文笔如此流畅且吸引人去深度阅读,写实的手法还原了经济发展初期中国的农村、工厂发展历程。被圈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