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民国时期曾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他提出改革学制、倡导“美育”、主张男女同校,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是民国时期现代教育制度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在这本《中国伦理学史》里,著者蔡元培先生简略地论述了第二个时期,即汉唐继承时代的伦理思想。他认为,这一时期的伦理思想主题是宗教:儒、道、释三教并行。首先是儒家,它在汉代已经开始呈宗教特征。其表现为孔子进庙受祭;违背孔子学说者,以非圣无法罪之;尤其是汉代儒生把灾异之说和符谶之文加入于儒学经义之中。道家原来是重视哲学理论的,因为其中有“全性葆真”之说,后来又杂入了巫医方士、神仙之说;汉代一些皇帝好神仙之术,喜欢符录、服食,于是道家更具宗教形态。佛教也是汉代开始传人中土,其超越尘世、三世应报等思想具有深刻的哲理思维,既可“慰不聊生之民”,也可满足某些学者的要求,因此一时大兴于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一般。
评分一般。
评分仅读前言和书后,得到一些关于中国伦理学的元伦理学知识,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伦理学宜若为我国唯一发达之学术矣”。虽然有点激进,但振奋人心。
评分正篇还好,外二种感觉确实和现在不似一个话语体系了,有点费劲
评分国内第一本伦理学的书,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