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台湾 傅正 台湾研究 民主化 政治学 民进党 社会运动 海外中国研究
发表于2024-11-21
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学术性传记的佳作
评分学术性传记的佳作
评分学术性传记的佳作
评分学术性传记的佳作
评分学术性传记的佳作
蘇瑞鏘,臺灣臺中市人,1968年出生。私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並任教於國立彰化高中。
主要研究方向為臺灣民主運動史與人權發展史,已出版《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稻鄉出版社出版,2005),並發表(含待刊)學術論文及書評二十餘篇、雜文百餘篇,目前正積極撰寫博士論文。
參與籌組中國民主黨、指導創建民主進步黨、整合中國五四精神與台灣民主實踐傳統的行動思想家、「外省籍」自由主義大師、台灣民主不朽鬥士傅正傳 傅正(1927-1991),本名傅中梅,生於中國江蘇省,1950年隨軍隊來臺。原本走「蔣經國之路」,然不久卻改走「雷震之路」。1950年代,他是雷震主持的《自由中國》半月刊的作者與編者;1960年5月,他又與雷震共同參與籌組中國民主黨;同年9月爆發雷震案,他亦遭當局逮捕;1986年,再度出面籌組反對黨,終於成功組成民主進步黨,成為戒嚴時期極少數參與兩次組黨的民主鬥士。 此外,來臺之初,他不但是國民黨黨員,而且還是軍中「訓練政工的政工」。之後由於不滿國民黨當局違反民主的行徑,遂脫離國民黨集團,這是「黨籍」的超越。而在主編《自由中國》和參與兩次組黨的過程中,本身為「外省」籍的傅正,不斷突破「省籍」的藩籬,一再與「本省」籍民主人士攜手合作,這是「省籍」的超越。1972年,面對臺灣外部的國際空間逐漸被中國排擠的危局,他曾幫助雷震完成〈救亡圖存獻議〉,其中建議國民黨高層「從速宣布成立『中華臺灣民主國』」。而民進黨成立後通過「住民自決」的決議,其中已蘊含臺灣住民選擇放棄中華民國國籍的可能性,基於民主原則,他亦表示支持,這是「國籍」的超越。由此可以看出傅正在參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的過程中,不斷超越既定生命格局的努力。蘇瑞鏘,臺灣臺中市人,1968年出生。私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並任教於國立彰化高中。主要研究方向為臺灣民主運動史與人權發展史,已出版《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稻鄉出版社出版,2005),並發表(含待刊)學術論文及書評二十餘篇、雜文百餘篇,目前正積極撰寫博士論文。1990年代前期,筆者選擇了「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作為碩士論文的研究主題,在研究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傅正在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上所扮演的角色。然當時對他的了解仍相當有限,只約略知道他曾是《自由中國》半月刊的作者與編者、後來參加「中國民主黨」的籌組、雷震案爆發時也被當局逮捕、而後又參與組織民主進步黨。直到2001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所保存的「雷震?傅正檔案」比較完整地開放使用後,筆者在傅正友人陳宏正先生的鼓勵研究下,並透過傅正學生陳信傑先生的引介,第一次接觸到這批檔案,這才對傅正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2003年,筆者即運用這批檔案寫成〈傅正與1950年代臺灣民主運動──以「《自由中國》半月刊」和「『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為中心〉一文,並在該年國史館主辦的「20世紀臺灣民主發展」學術研討會中發表。2004年初,筆者接著完成一篇政大歷史系博士班的學期報告:〈戰後臺灣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辯證──以「外省籍」自由主義者傅正的國家定位為中心〉。2004年中,筆者接受國史館之邀,開始撰寫〈國史擬傳──傅正傳〉。陸續寫了這三篇合計將近九萬字有關傅正的論文之後,心中即興起來日進一步將傅正的一生寫成專書的念頭。而就在2004年末,陳宏正先生鼓勵筆者在既有的研究基礎上繼續發展,以完成一部完整的傅正傳記。筆者接受了陳先生的建議,遂開始籌劃本書的撰寫工作。
「親身經歷了國共兩黨用槍桿子搶政權的血淋淋教訓後,更堅定了我對民主的信念。……所以,四十年來,我在台灣所追求的,甚至不惜以自由為代價乃至生命為代價所追求的,第一是民主,第二是民主,第三還是民主。除了民主,只有民主。」──傅正,1989
參與籌組中國民主黨、指導創建民主進步黨、整合中國五四精神與台灣民主實踐傳統的行動思想家、「外省籍」自由主義大師、台灣民主不朽鬥士傅正傳
傅正(1927-1991),本名傅中梅,生於中國江蘇省,1950年隨軍隊來臺。原本走「蔣經國之路」,然不久卻改走「雷震之路」。1950年代,他是雷震主持的《自由中國》半月刊的作者與編者;1960年5月,他又與雷震共同參與籌組中國民主黨;同年9月爆發雷震案,他亦遭當局逮捕;1986年,再度出面籌組反對黨,終於成功組成民主進步黨,成為戒嚴時期極少數參與兩次組黨的民主鬥士。
此外,來臺之初,他不但是國民黨黨員,而且還是軍中「訓練政工的政工」。之後由於不滿國民黨當局違反民主的行徑,遂脫離國民黨集團,這是「黨籍」的超越。而在主編《自由中國》和參與兩次組黨的過程中,本身為「外省」籍的傅正,不斷突破「省籍」的藩籬,一再與「本省」籍民主人士攜手合作,這是「省籍」的超越。1972年,面對臺灣外部的國際空間逐漸被中國排擠的危局,他曾幫助雷震完成〈救亡圖存獻議〉,其中建議國民黨高層「從速宣布成立『中華臺灣民主國』」。而民進黨成立後通過「住民自決」的決議,其中已蘊含臺灣住民選擇放棄中華民國國籍的可能性,基於民主原則,他亦表示支持,這是「國籍」的超越。由此可以看出傅正在參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的過程中,不斷超越既定生命格局的努力。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