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明,男,汉族,1961年生,山东省诸城市人。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文学学士。1989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2004年1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红楼梦>学刊》副主编。
《红学:1954》以翔实的史料,全面地描述了1954年秋《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发生的前因后果。实际上,这是一场连环套式的大运动,由几个彼此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小运动组成,可谓“戏中有戏,山黑套山”。如此丰富复杂的内容,要用一个名掌准确简练地涵蓝它,委实很难。作者着意叙写了知识分子群体在这场运动中的表现。面对历史的狂潮,人性的复杂与个人命运的不可捉摸,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运动规模的越来越大,斗争手段花样翻新,与知识分子阶层的积极参与,又是密不可分的。
初见此书,不以为然;再而有兴趣;亲读之则惊矣。作者自云研究红学史,手握丰富史料,不得不写;既欲成书又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几经鼓舞才成此书。 孙玉明,著名学者,男,汉族,1961年生,山东省诸城市人。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文学学士。1989年6月毕业于...
评分初见此书,不以为然;再而有兴趣;亲读之则惊矣。作者自云研究红学史,手握丰富史料,不得不写;既欲成书又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几经鼓舞才成此书。 孙玉明,著名学者,男,汉族,1961年生,山东省诸城市人。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文学学士。1989年6月毕业于...
评分1954年,两个小人物的一篇文章导致了一场思想战线的运动----批判《红楼梦研究》运动。这场运动虽然没有其后一连串运动的排山倒海,触及身体,但也规巨大,气势非凡,之后运动中的许多术语已开始粉墨登场。 在这场运动中,形形色色的人们随风起舞,也不能不随风起舞: 首当其冲...
评分 评分了解红学,了解政治运动。
评分那时那人,那部《红楼梦》。
评分原来是旧书啊
评分了解红学,了解政治运动。
评分当年“两个小人物”李希凡和蓝翎,炮轰俞平伯始末...也可作为最高统治者凭一己好恶扰乱天下的视点放大,“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后面的重心慢慢转移到胡适身上,让人由衷的感觉到胡适有多牛逼....胡适在中国学术界百年来得享大名,绝不是偶然,其人有太多超凡脱俗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