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秉安
1948年生於湖南桂陽,1968年赴鄉村插隊務農,1982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中文係,曆任桂陽縣運輸公司工人,桂陽縣捲煙廠工人,《主人翁》雜誌編輯,《深圳風采》雜誌副主編、主任編輯,《深圳周末》主編,1976年開始發錶作品,著有長篇報告文學《深圳的斯芬剋思之謎》,中篇報告文學《來自女兒國的報告》等。
《大逃港》1950年代至80年代,有將近100萬名內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這被研究者認為是冷戰時期曆時最長、人數最多的群體性逃亡事件,史稱“大逃港”。深圳寶安的一個農民說過這樣一句話:“‘改革開放’這4個字,你們是用筆寫的,我們,是用血寫的!”陳秉安的長篇報告文學《大逃港》即記錄瞭深圳30年百萬人越境香港的那段曆史。
对香港这个城市,我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她的现在,也因为她的过去。 1962年5月3日,香港《星岛日报》称,“由于大陆边防紧闭放宽的原因,麋集于边界准备偷渡入境者,现已至三四万人之多。” 即便港府出动了5000名军警,上百条警犬,十几架直升机,依然无法抵挡大陆民众的冲...
評分 評分在吃食和思考之间,我想只有在前者被满足的条件下才有后者。人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在这里吃不饱,或者无论如何也吃不饱,那只能跑,跑到能填饱肚子的地方,这是宪法中的居住自由吧,问题当然没有简单。在作者大片笔墨灌注的故事当中,有几个片段让我陷入久久的思考中。 ...
評分2007年,正值十七大召开之际,数百位“老干部”联名上书中央,言辞恳切,深感中国社会不公现象日益严峻,脱离“平均主义”太远太远,对“先富带动后富”感到悲观,对党的经济中心路线提出强烈质疑,要求重拾阶级斗争的法宝,清理党的队伍,整顿党的作风(保持纯洁性,严格禁止...
評分虽然我屋企人无亲戚试过偷渡去hk,但系睇完呢本书之后,我感同身受。 首先,我认为中国人其实好忍得,唔到走投无路一刻,都唔会选择“投奔资本主义”。举个例子:1950年,新政权啱啱成立,好多国民党军官、资本家由全国各地逃到深圳河边,伺机逃到香港,ccp当时并无阻...
一收一放,不偏不頗
评分“改革開放四個字,你們是用筆寫的,我們是用血寫的!”
评分「如果我不寫下它,歷史,將留下一頁空白。」心無助,淚兩行。
评分一段段血淚史,讓人泣之無聲。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评分“改革開放四個字,你們是用筆寫的,我們是用血寫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