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冲,职业经理人,前后主持过三家书店:杭州古籍书店(1986年至1988年,1992年),杭州解放路新华书店(1988年至1991年,1993年至1996年),浙江图书大厦(1999年筹建,2001年开业)。现为博库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
做书店是徐冲的职业,《做书店(增订版)》汇集了徐冲30年书业生涯的观察与思考。
自1981年步入书业,作者从营业员起步,到身为一家书城的负责人,至今已30年。作者参与筹建并主持的浙江图书大厦为同业翘楚,本书整理了大厦从筹建到目前运作期间作者的主要文字,凝聚了他对图书卖场的设计与管理、书店员工队伍建设、书店连锁经营等问题的心得体会,呈现了一位老书人对于图书和图书销售业的炽热情怀。同时,站在零售书店的角度上,作者对国内书业各方面各环节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时出惊人之语,如应由市场淘汰部分出版社,主张提高书价等。作者在业内以敢言著称,整理出这份做书店的记录,一方面是对转型期零售书业的个案回顾,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对同样在做书店的朋友有所帮助。
总算有人出来对公众说,图书并非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图书坚决不能打折。 我不想去考究一个印张的成本或者一个书的成本。我只考虑一本书到零售店这个终端之后的成本。毛利率总体应该在百分之三十浮动,除去房租、水电、工商税务文化、城管卫生、人员工资,有小学数学...
评分这本是近来所读关于图书出版业方面最好的书! 好就好在作者徐冲是在第一线做书店行业的,从普通营业员开始直到书城经理。这样的专业人士谈书业,胜在有细节,又有感受。有想法,又有经历。 上辑主要谈徐冲筹建浙江图书大厦时候的故事,也可以看做是1999年的故事,谈了他的设计...
评分就像周星驰在电影里被别人说是跑龙套的时候,说,其实,我是个演员。 徐冲在《做书店》里也要说,其实,我不是卖书的,我是做书店的。 权衡一家书店有很多的尺度,社会效应,或者经济价值,或许只是一种寄托,一种谋生的本领。 书籍的商品属性在中国开发得并不完全,除了死了都...
评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叫做:“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一直以来,我对书店员工的看法也是如此。书店员工的门槛是如此之低,似乎只要掌握最基本的工作技能就能在书店领上一份微薄的薪资,但是对于整体的营收却没有太大的帮助,在实体书店步履维艰的今天,坚守书店的...
评分每一个读书人都有一个开书店的梦。这个断言,我百 分之百相信。读书人的这个梦想很美,很浪漫:在一个晴朗的日子,窗外阳光融融,室内书架几行,三两个读者流连其中,自己再端上一杯茶,倚靠台前翻翻自己喜 欢的书,还能够赚钱养家,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但现实是,梦想...
想起了厚德单向街光合作用万象和Charing Cross…唯独没有伟大的新华书店…
评分做书店是理想,是爱好,也是事业。虽然这个行业日渐其微。但是还有那么多的人在关注在琢磨就是希望。这个行业面临巨大的转变,但是大部分人都惰于转变。不变则亡,变则通,通则顺。很受启发的一本书,同业可以研究之。
评分确切的说,主要是讲做书城的,不是像作者赞赏的三联书店那样的特色书屋^_^ 因而,大都是一个行业从业者的相关讲述
评分核心观点很好,文章有些重复
评分徐经理的书店管理MBA教程~尽管新华书店改制了~徐经理任然属于体制内的管理者~写书说话带着浓浓的官气及意识形态影响~书中的想法~经验写的挺切点的~但十分不喜欢这种调调~或许是那辈人的特点吧~书中令我无语的是徐冲和他儿子的对话~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说教~╮(╯▽╰)╭~这书写成的日子离今天还是有些距离了~他没有预测到2012时~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连老牌的民营书店光合作用都被拖垮~徐冲总感觉带着共产主义合作社的感觉~其实啊~广西社出本经营的书容易吗?嘿嘿~我吐槽了~另~此书的纸质奇差~切面凹凸~对不起快40元的定价啊~还是徐经理认为书价嘛~不高不高~窃以为~做书店~还是应该视野再开放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