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晖
女,文学博士,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供职于某杂志社。博士学位论文《海子,一个“80年代”镜像的生成》获“2009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曾在《文艺理论与批评》、《作品与争鸣》、《海南师范学院学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文学批评文章多篇,出版译著《文艺复兴》。
《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内容简介: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海子的诗歌风格、诗学抱负、诗人气质无疑是80年代文化精神极富症候性的呈现,此外,由于“诗人之死”在90年代以来的“文化共用空间”里不断地彰显出它强有力的后制效应,海子为人为诗的精神维度得到强调并被夸大,在幻影幢幢的“文化镜城”中,想象“海子”自然成为想象“80年代”的一种方式。
《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在对海子其人、其诗及其评价史的“再解读”中,精心呈现了在想象“80年代”的“潮流”中,“海子”如何成为由知识精英、消费大众、主流媒体、青年学生?身处边缘且不断逆“流”而上的“地下”歌手等90年代以来“文化共用空间”的享有者联手打造的一个品牌镜像,进而指出这恰是想象主体现实焦虑的一种映现。
就书的内容做一个小的总结。 1、 特别强调了“诗人之死”。其中有一句话,“海子”的名字,海子的诗歌,与“海子之死”三者是同时到来的。海子的价值的确是从他的死亡才开始绽放光芒的,虽然这份光芒对于海子自己并没有什么意义。作者因为悲悯想要去蔽,作者站在一个俗世人的角...
评分很用心的海子诗歌的研究的研究。。。。 没错就是研究的研究 哈哈 有点绕口不过作者很用心 引用参考了大量的评论文献 是浮躁时代难得的之作 值得一看 不过封皮不太好看 大概是学术类型的书的原因吧
评分很用心的海子诗歌的研究的研究。。。。 没错就是研究的研究 哈哈 有点绕口不过作者很用心 引用参考了大量的评论文献 是浮躁时代难得的之作 值得一看 不过封皮不太好看 大概是学术类型的书的原因吧
评分很用心的海子诗歌的研究的研究。。。。 没错就是研究的研究 哈哈 有点绕口不过作者很用心 引用参考了大量的评论文献 是浮躁时代难得的之作 值得一看 不过封皮不太好看 大概是学术类型的书的原因吧
评分就书的内容做一个小的总结。 1、 特别强调了“诗人之死”。其中有一句话,“海子”的名字,海子的诗歌,与“海子之死”三者是同时到来的。海子的价值的确是从他的死亡才开始绽放光芒的,虽然这份光芒对于海子自己并没有什么意义。作者因为悲悯想要去蔽,作者站在一个俗世人的角...
用比较独特的视角评价海子,这本书比较理性,而诗的感觉应该是感性而美的。总体还是不错的。
评分作者写的很用心
评分还行,随性看看,作为论文而言也不显得那般枯燥
评分作者写的很用心
评分从海子诗学的探析到海子研究的研究,面向颇宽,有纵横之感。开山之作,确实关注到了很多问题,但都觉梳理不够透彻,不够痛快。另在史料资料的收集上,作者功夫还不到,很多都引用二手,给人强词之嫌。又很多问题,主观性过强,论据不够充分,逻辑断裂,结论不免武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