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价》的写作基于一个颠覆性的观点:我们所有的选择性行为,无论是婚姻、开车、买书,还是喝咖啡、投资、上网下载音乐,都是权衡利弊和付出代价的过程,即世间一切事物皆有价格。不同的是,有的明码标价,有的暗藏其中,或可以用货币计算,或需要用时间衡量。
但是价格如何确定,如何被接受,如何变化,往往是人们最难充分理解的问题。我们经常忽略价格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当价格把我们带入歧途的时候,它的力量就显而易见了,比如席卷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机。
作者在书中生动地讲述了许多价格背后的故事,带领我们进行全球经济猎奇,揭秘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与价格之间匪夷所思的联系,对于世界如何围绕价格运转做出了令人信服的阐释。
老年人与年轻人的生命价值相比,孰高孰低?为什么有些国家丈夫要付钱给妻子,而有些国家则相反?面对免费的赠品,为什么人们更容易冲动购物?拍卖会上,谁更可能成为愿意出高价的傻瓜?如何衡量你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给你带来的幸福感?书中作者将一一为你解读商品的价格、生命的价格、幸福的价格、女性的价格、工作的价格、免费的价格、文化的价格、信仰的价格和未来的价格。
书的核心只有一个,价格。但是选择的主题却有商品,生命,幸福等十个。可以这么说这些主题都是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的,但是作者却用经济学的视角进行的分析,揭示出了其背后的价格机制,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对于所选角度的专注和陈述的通俗,完全没有...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的经济学专业出身的人,我很汗颜——我一般是不爱读经济学读物的。虽然也明白实用的经济学知识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是多么的有用,但是很遗憾的是,在经济学的读物中经常是无法获得阅读的快感的,说白了就是太枯燥了。 既然做了这么多的铺垫,我就忍不住的赞赏一下...
评分在房市倒塌,股市低迷,通膨高胀,美国赖帐,全球经济站在崩溃边缘的今天,读美国作家爱德华多.波特的《一切皆有价》,反而别有兴致。 谈到价格,好像就有种铜臭的味道,高尚人士总是试图避免谈钱,因为那样的话显得太狭隘,至少在道德的天空下,形象不够完美。常言道,谈钱的...
评分1 市场交易并不总是提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东西,而是提供人们自认为需要的东西,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2 买100美元的毛衣,人们为了节约20美元可以从城东跑到城西,但是买1000美元的电脑, 他们就不会为这20美元跑同样的路。 3 有时候人们花天价买一些无价值的东西只是为了证明...
评分曾经,我们每个人都是认真、善良,而不谙世事的。后来的某一天,我们把灵魂出卖给了恶魔。 我们学会了算计,我们开始计算得失,付出和回报都被量化,我们为一切事物制定标准,心里的一杆杆天枰开始称量我们所做的事是否值得。 金钱,资产,吃...
看多了此类书 ,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很多时候,书的装潢要比书的内容吸引人。
评分标题很吸引我,可是作者又没办法自圆其说,越看越觉得有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感觉。开头对于911赔偿事件的看法我觉得很牵强。观点的阐述,单纯用当事人的观点,堆砌一些数据,真的没办法说服我。书中对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的观点写的很有趣。抱歉,尝试了两次,还是决定弃了。
评分看多了此类书 ,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很多时候,书的装潢要比书的内容吸引人。
评分作者观察的角度非常好,虽然价格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概念了。这本书从传统的竞价开始论述,涉及了生命、信仰、幸福、女性、工作、免费、文化与未来的价格体现,整本书穿插了大量的社会案例,甚至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最新的美国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很好。中间还有一段关于Radiohead唱片《In Rainbows》的网络发行案例,非常有意思。感觉作者的核心论点就是:文化或社会等软的因素往往也会对价格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在传统经济学中一直被忽视,因为市场价格里面涉及了大量的所谓非理性因素。作为一个外行人的观察:我似乎感觉现在经济学的发展开始涉及了大量的心理学范畴的东西,记得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还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评分将成本效益分析当做一个工具,怎样运用这个工具这看运用工具的人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