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 1903-1987),法国现代女作家、学者,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多年来第一位女院士。16岁时即以长诗《幻想园》崭露头角。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她游历了欧美多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剧本、长篇小说、散文和论文。主要作品有回忆录《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苦炼》、《一弹解千愁》、《安娜姐姐》;诗歌《火》;文论《时间,这永恒的雕刻家》等。曾以《哈德良回忆录》和《苦炼》两获费米娜奖。
哈德良生于公元七十六年,一三八年驾崩,为罗马“五贤君”之一。公元一三○年十月,哈德良皇帝的娈童安提诺乌斯在埃及尼罗河溺水身亡,死因不明,或是不慎失足,或是自杀、他杀,史无定论。为追念这位不足廿岁即夭折的宠儿,悲恸不已的哈德良当即把安提诺乌斯奉若神明,顶礼膜拜,并在其落水处兴建一座城市,赐名安提诺波利斯,同时下令在帝国境内遍树安提诺乌斯雕像,建立一种类似照相册的纪念物,以铭记这位死于青春的美少年。
哈德良在位期间(公元一一七至一三八年),罗马帝国处于和平繁荣的黄金时代。哈德良死后,皇家别墅迅速荒芜,文艺复兴时更惨遭劫掠,充做其它花园别墅的建材基地。
本书是“哈德良回忆录”,乃尤瑟纳尔作品集。 哈德良原籍西班牙,生于2世纪罗马帝国的官宦之家,少年在雅典学习,爱上希腊文化,从军后因战斗勇猛而受图拉真皇帝赏识。图氏临终前,他被立为储君,继位时41岁。在《哈德良回忆录》中,作者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将故事的“现时” 定于皇帝罹患心脏病的六旬晚年,使哈德良的自述笼罩在柔和怅惘的人生余晖里,隐喻二战后郁结仍深的人类命运。小说近末尾,尽管海内太平,边疆仍不时暴乱起伏,犹太人、基督教与帝国的矛盾潜藏待发,皇帝眺望未来,预见世人的前途坎坷难行。
旧博客一篇(2007-12-1 17:41:00 ) 书信体对应——或者对立于许多其他的写作方式。 李卓吾说:“……《焚书》,则答知己书问,所言……中其痼疾, 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言当焚而弃之,不可留也。” 所以,卷五论曹操的时候,赞颂良文如医之后, 说,“盖知己甚难。”书信...
评分应该打〇星。如果文字拙劣尚可算作译者之“过”,抄袭就是译者之“罪”了(详见http://book.douban.com/review/3216897/)陈筱卿这本书,是对原作的谋杀,对读者则涉嫌诈骗(若抄袭成立的话)。我多年前将他的书跟英译逐段对比,越看越生气,写到这里仍然不由得心头火起。这样...
评分又把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法文版重读了一遍。这本八万字的小说是罗马皇帝哈德良的临终自述,全书都是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哈德良自己一生的故事和对生命,世界,宇宙的感悟和认识。此次重读使我更加确定此书是一本伟大的小说,尤瑟纳尔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此书最重要的价...
评分很雅致的书,译笔十分恶劣,译者在罗马历史方面的知识令人不敢恭维 勉强还能看,如果不是译得这么烂我会打四星 每章的拉丁标题: Animula Vagula Blandula Varius Multiplex Multiformis Tellus Stabilita Saeculum Aureum Disciplina Augusta Patientia P241拉丁文...
评分这是现时北京市面上能够见到的《哈德良回忆录》唯一书面的读本,但是读完第一段便不知如何再继续下去。作为尤瑟纳尔最重要的一部恢弘史诗著作,这个译本叙事粗陋寡淡不说,尤瑟纳尔语言中特有的古典与优雅韵味也尽失,更别提获得其他什么阅读体验了。 以上是douban上某位的评...
对君王心理的洞悉,对哈德良自身生活观的阐释,用细腻而具有临场感的文字描绘出来。即便翻译时有粗糙拗口,但依然无法掩饰其中的光芒。#2013读书记录
评分#不如《苦炼》
评分翻译的不好,充满拗口长句和乱七八糟的名词翻译。可是仍然遮掩不住作品自身的完美性。“代表了一颗敏感的现代心灵尝试感知一颗古代心灵的最高结晶。”
评分可惜有些句子实在是……中文里不该有这么长的句子
评分对君王心理的洞悉,对哈德良自身生活观的阐释,用细腻而具有临场感的文字描绘出来。即便翻译时有粗糙拗口,但依然无法掩饰其中的光芒。#2013读书记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