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樹人,字豫纔,浙江紹興人。20世紀中國重要作傢,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評價為現代文學傢、思想傢、革命傢。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産生瞭深刻的影響。
《呐喊》
《呐喊》收錄瞭魯迅先生最具代錶性的作品:1918—1922年間創作的14篇短篇小說結集《呐喊》,集中控訴瞭陳舊體製與傳統觀念之惡;1924—1925年間創作的最具個性的10篇短篇小說,深刻反映瞭一個時代的彷徨;此外還特彆收錄瞭魯迅小說創作談。
鲁迅仿佛炼金术士,原本平淡无奇的文字,一经他的点染,立即发出异样的光彩,《呐喊•序言》中的铁屋意象,独特而诡异,一旦过目,就很难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評分7.23事件过去快三个月了,目前网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音了,即使有声音也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了,一个接一个的事故或故事不断稀释当时的剧痛,当初愤怒的人群可能在积极地寻找着的下一个可以愤怒的对象或事故,只要媒体敢于披露,他们的想法是很容易实现的。前一段时间是上·海...
評分《风波》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通过对江南水乡中一场辫子风波危机的描述,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国民性弱点的实质,及复辟终究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沉渣短暂的泛起之后,终究要被重新淘汰。 主人公七斤住在农村,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
評分首先书的封面设计精巧,风格淡雅。 当然更重要的是内容,鲁迅的文章让人感到了极深的触动。 即使在当代,依然存在那种人们摆脱不了封建愚氓劣根性的现象。 读着读着,仿佛就听到了薄薄纸页油墨文字背后的呐喊。 当然也不尽然是黑暗,...
評分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茨维塔耶娃的这句话:“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后来在读《树上的男爵》的时候,看到结尾处,在男爵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终身住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逗趣之余也能感受到那种又恨又爱最终还是爱...
初中畢業看完的,有點佩服當時的自己
评分初中畢業看完的,有點佩服當時的自己
评分先生的呐喊,在日漸麻木的年代還有誰聽到?先生的焦慮,難道不應引起我們的深思麼?
评分好幾篇是中學課本裏的,這麼多年過去瞭,感覺自己已然不是很懂????♀️ 但作為一個寫作者的心緒我倒是很感興趣的,也差不多是時候開始寫東西瞭,縱沒想好主題,也可以每天幾百字地寫下去,必定是很好的練習。
评分斷斷續續讀完 中國人的劣根性 哀其不幸 怒其不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