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收入魯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小說,首篇《祝福》寫於1924年2月16日,末篇《離婚》寫於1925年11月6日,實際的時間跨度是一年半多,1926年由北京北新書局齣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閤叢書》之一。此後印行的版本都與初版同。
書的扉頁,有作者的題記:
朝發軔於蒼梧兮,夕餘至乎縣圃;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將其暮。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彷徨》魯迅先生寫作於“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陣營分化的時期。原來參加過新文化運動的人,“有的退隱,有的高升,有的前進”,魯迅當時象布不成陣的遊勇那樣“孤獨”和 “彷徨”。《彷徨》錶現瞭他在這一時期在革命徵途上探索的心情。
《彷徨》目錄:
《祝福》
《在酒樓上》
《幸福的傢庭》
《肥皂》
《長明燈》
《示眾》
《高老夫子》
《孤獨者》
《傷逝》
《弟兄》
《離婚》
《孤独者》作于1925年10月。从1924年9月到1925年4月,是鲁迅一生中相当痛苦的时期,与周作人的决裂、女师大事件、被教育部解聘等一系列具体的生活境况使鲁迅的内心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矛盾的孤独者状态。 “人生终究是虚空还是实有”、“对人世可以抱以希望还是只有绝望,是...
評分 評分祥林嫂悲剧人生的双重解读 ——读鲁迅先生小说《祝福》 霍聃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里的主人公。自这个不朽的形象诞生以来,对于她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她的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人看到了她的反抗性...
評分 評分一 从书柜深处翻出这本1986年用三毛七买的《彷徨》,在手里摩来抚去,其实是因为内心一如书名一样,有一些彷徨。 书出版并印刷于1973年3月,书的年龄已经赶上了我的年龄。然而自己虽已人生过半,内心却并不能做到面对前路而不惑,彷徨就从迷惑之处产生。 不由想起三十年前...
實在喜歡《傷逝》。
评分在中學時的課餘,從父親的藏書中拿齣,做休息時的閱讀,就此,深刻地影響瞭自己。
评分最喜歡魯迅的小說 ,這已經是讀第三遍瞭。可我百看不厭的是《祝福》,而不是《傷逝》。
评分《傷逝》為最,《祝福》次之。
评分修行131st,這本閱讀起來要比呐喊艱澀些,但我感覺內涵反而有過,呐喊我所不喜唯一一點是揪住底層開火不停,中國國民性是否如斯低劣值得商榷,而無力還擊的底層絕不是個好靶子,而彷徨那種無助,悲憫與痛惜讓我極為被觸動,以魏連殳一篇為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