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曾任芝加歌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文学教授。著述包括:《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英文版)、《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英文)、《狐狸洞话语》、《现代性的追求》、《范柳原忏情录》(小说)。
由上海都市的建筑物和场景逐渐描绘至这个风华绝代的都市在大时代中的生活——汽车、洋房、雪茄、回力球馆等物质及各色娱乐形式的长驱直入,由这些物质所象征的现代性再引申至现代意识如何存在于上海城的微妙过程;慢慢的它把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声、像和商品囤集起来,然后将之转换为艺术、上海遂正式成为联络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的斡旋者,形成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李欧梵重塑的上海肖像绝非一片怀旧声浪中的上海,他带领读者看见都市文化与现代文学标志出的文化地理。
前半部介紹上海都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外灘建築、咖啡館、舞廳、跑馬場、百貨大樓、月份牌、良友畫報,各種場景和文化載體都展現了濃郁的“老上海風情”。後半部介紹和分析了當時的作家作品,如施蟄存,劉納歐、張愛玲。還重點介紹了懷舊的老上海電影,以關錦鵬作品尤為突出。
评分偶尔看看文学书感觉真不错,最近看了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主要是写三四年代上海都市文学的状况,是一本很好的文学史著作。 本书第一部分首先交代了当时的背景,首先是上海的消费文化,英美法在上海建立了租界,从而为上海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这可以从上...
评分因为对上海一直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迷恋,所以上大学时候买了这本书,可翻了没几页,就被同学借走然后弄丢了——其实也是好事儿,如果没丢的话,也许这本书早因为它的晦涩(就我当时的知识结构来说)被遗忘在我老家的书柜子里埋了几层灰了。正是因为丢了,所以一直耿耿于怀,希...
评分“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暮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叫人猛一...
评分前半部介紹上海都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外灘建築、咖啡館、舞廳、跑馬場、百貨大樓、月份牌、良友畫報,各種場景和文化載體都展現了濃郁的“老上海風情”。後半部介紹和分析了當時的作家作品,如施蟄存,劉納歐、張愛玲。還重點介紹了懷舊的老上海電影,以關錦鵬作品尤為突出。
这书是毛尖什么时候翻的???"brave new world"=“勇敢的新世界”,“imagined community”=想象的社区,新“community”=新“村”,excuse me?至于张爱玲的"fallen city"也不是“沦陷都市”,而是“倾城之恋”的“倾城”啊。这都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很基本的常识吧……
评分看的是民间批本,前位借阅者猛烈同他单恋式地探讨
评分胡汉三的乡愁
评分好像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就是从那个时候奠定的。许多作者肯定的文学家,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机会听。我所了解的东西很可疑的少了一半。
评分城市经验--在上海发现巴黎--想象如何操作“现实”--现代:生活方式的文化想象。视角有问题,但搜集的材料比较丰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