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诚(1934—2003),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历史学家,明清史专家。 顾先生学识渊博,学风严谨,著有《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等专著,均为明清史研究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著作。《明末农民战争史》一出版,为农民战争史研究别开实证蹊径。尤其是他所著的《南明史》一书,十多年时间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南明史研究的里程碑,在海内外已有广泛的影响.顾先生生性秉直,深居简出,孤夜长灯,治学严谨,以学术为生命,是学术界公认的当代考实之学的杰出代表。
本书特点是基本上以大顺军、大西军余部及郑成功等民众抗清斗争为主线;贯串全书的脉络是强调历时二十年的抗清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抗清势力内部矛盾重重,严重分散,抵销了抗清力量。南明的历史,包括了大顺军攻克北京及消军入关问鼎中原以来,直到康熙一年夔东抗清基地覆灭的各地地反清运动的历史。它是群雄争霸又是明朝的延续,也是清初历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称之为南明,是因为以北京为都城的明朝业已覆亡这段时期的战斗主要在南方展开,又是在复兴明朝的旗帜下进行,而弘光、隆武、鲁监国 、永历朝廷都是在南方建立的。但是,抗击清朝的暴虐统治,并不仅限于南方,陕、甘、晋、冀、鲁、豫等地的抗清运动连绵不断。
南明史是一段痛史。 《南明史》是一部痛史,读之每每令人掩卷,悲从中来。 读此书常想起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中的一段话:“……由于种种的错误却不幸换来了清朝的入主,人民的血泪更潸流了二百六十余年……”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史观为立场,以农民起义军及其领袖为主角,以民...
评分顾诚,读书人的骄傲与天真 来源:北京晨报 [提要] (1934年11月-2003年6月25日),男,江西南昌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历史学家,明清史专家。毕业找工作时,我给社科院打电话求职,一听说是顾诚先生的弟子,人家当场就答应录用。 顾诚 ...
评分王景兴 今天,对明清易代史感兴趣的人都会熟知顾诚的名字。这早已不是那个提起历史学家顾诚会让人想起诗人顾城的时代了(2003年,顾诚的学生孙献韬在文章中写道:“我很怕跟别人提起导师的名字——— —通常的反应都是:顾城不是自杀了吗?怎...
评分史可法悯国步多艰,忠义奋发,提兵江浒,以当南北之冲,四镇棋布,联络声援,力图兴复。然而天方降割,权臣掣肘于内,悍将跋扈于外,遂致兵顿饷竭,疆圉曰蹙,孤城不保,志决身歼,亦可悲矣!——《明史•史可法传》 “在扬州城外梅花岭,在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冢前有...
评分在书籍和黑暗中寻找命运 ————与《南明史》有关的记忆片段 收到新版《南明史》已经有些时日,在天天忙于向钱看,却看不到钱影的日子里,拿出大块的时间重读这本与自己的人生发生很多隐秘联系的书也成了一种奢侈。 说起来很奇怪,《南明史》读了很多遍,它所记述的...
托iphone丢了的福,这边看了很久都没看完的书终于用Kindle在各种交通工具上看完了。又是一部颠覆我既有史观的好书,史可法软弱犹豫,庸才误国;郑成功刚愎自用,私心自用;孙可望妒贤忌才,不能容人;南明及打着南明旗帜的这一干人,无论忠奸个个只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大局未定便急于自相残杀。八旗兵兵力本来面对全中国便已处处捉襟见肘,入关后战斗力更是急剧下降,但是碰上这么一群每每局势刚大有改观时便争着互相拆台的对手,以汉制汉便玩得游刃有余了。所谓群雄,便是如此一盘散沙,汉家天下不亡还真是天理不容。
评分经典著作,其实文革时也可以做出好学问的。
评分以前以为明朝是被满清灭亡的,看后才明白是自己斗死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此书告诉我们三个道理:一团结就是力量;二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满清入关,民族矛盾已取代阶级矛盾上升主要矛盾;三无德无能却自诩清流迂腐狭隘的酸儒最误国误民,如沽名钓誉的东林之流。
评分从来没有一部历史书像《南明史》那样让我每每掩卷,痛心不已。仿佛我也是甲申年之后,身处乱世的一介草民。顾诚先生为许多人翻了案,包括李自成,史可法,李成栋,郑成功等人,正是他们有挽回大局的机遇,才更需要得到历史的公正评价。他们最终的失败让作者问出了多少的"如果…那么…",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顾诚先生提笔时的悲愤。最让我动容的当属李定国,为民族大义,联明抗清,屡建奇功。怎奈孙可望的背叛和郑成功的"精明",最终功败垂成,无力回天。读到李定国之死那一段,我不禁想起了姜伯约的结局,眼泪不由得往下落。
评分这样的经典书做成精装本繁体竖排就更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