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京控制度研究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清史 法律史 明清史 李典蓉 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法律史
发表于2025-01-22
清朝京控制度研究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说起“上访”,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古人的“上访”,就是“上京城告御状”。最著名的“告御状”,自然是“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杨乃武小白菜蒙受不白之冤,最后其姐和发妻上京告御状,二人之冤终得昭雪。其实历朝历代都不乏告御状的案例,笔记小说里也常有类似的题材。不过,告御状风气最盛的则是清代,清朝廷对怎样受理审判这些案子,也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 告御状,在古代称为“叩阍”,“阍”即“宫门”。在“皇权”至高无上的中国古代,允许老百姓告御状,算是一项“德政”。这项“德政”起源于儒家的治国理想。《周礼·秋官》有所谓“肺石听辞”一说,即百姓有冤,可以立于“肺石”之上向周朝主管司法的大司寇申诉。“肺石”就是红色的石头。“立于肺石”就表示控告者“赤心不妄告也”。
评分清朝的上访,作者是一位台湾妹妹,却在大陆读的书和在大陆任教,虽在大众中算不上美女,但在学术界可算美女了.可以看看,相关资料众多,有些案子很有趣,充分体现着官僚体系对案件真相的扭曲,现在其实也是一样
评分上古永远这么贵……
评分京控与上访。。。。。
评分本书为作者博论,主要研究四方面内容:制度变迁、官方与京控者互动、讼案主谋、身份与法。但是,内容铺的太开,以至于主线不突出,我在阅读是很难抓住本书中心论点,很多时候觉得作者是在研究诉讼制度而非京控制度。不过,对“京控”与“叩阍”的区别还是较有印象。作者使用档案几近全是台北故宫所藏,是因为那能全文复制拷贝吗?一史馆什么时候也能免费(哪怕是低价)复制。
李典蓉,台湾台北县人,1979年生。2001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律史、边疆史。
“京控”,即上京城告状,这在中国古已有之,但发展成一个较成熟的制度,则是在清朝。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书即以此为中心,展开研究。作者首先回顾了历代“告御状”,即“叩阍”制度的渊源和变化,然后重点梳理了清朝京控制度的形成,它的审理机构,诉讼程序和运作。探讨了京控盛行的原因,州县司法的弊端与京控盛行的关系,地方上的生监、讼师与京控者的关系,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京控中的不同待遇,等等,对京控制度作了全面详细的研究。作者的研究并不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上,她还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京控个案,使我们对京控的实际情况和效果也得到较为实事求是的印象。本书后还附有清代历朝京控案件的统计表、征引书目等,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帮助。
作者 罗夷 发表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03-31 中国人对“青天老爷”总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而“老爷”常有,“青天”却不易见。在千百年来官民对立的紧张下,遥远的“皇帝”往往成为一般人心中最后可信赖的仲裁,最后的“青天”。清朝嘉庆帝对待民间词讼,常用“...
评分作者 罗夷 发表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03-31 中国人对“青天老爷”总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而“老爷”常有,“青天”却不易见。在千百年来官民对立的紧张下,遥远的“皇帝”往往成为一般人心中最后可信赖的仲裁,最后的“青天”。清朝嘉庆帝对待民间词讼,常用“...
评分作者 罗夷 发表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03-31 中国人对“青天老爷”总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而“老爷”常有,“青天”却不易见。在千百年来官民对立的紧张下,遥远的“皇帝”往往成为一般人心中最后可信赖的仲裁,最后的“青天”。清朝嘉庆帝对待民间词讼,常用“...
评分作者 罗夷 发表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03-31 中国人对“青天老爷”总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而“老爷”常有,“青天”却不易见。在千百年来官民对立的紧张下,遥远的“皇帝”往往成为一般人心中最后可信赖的仲裁,最后的“青天”。清朝嘉庆帝对待民间词讼,常用“...
评分作者 罗夷 发表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03-31 中国人对“青天老爷”总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而“老爷”常有,“青天”却不易见。在千百年来官民对立的紧张下,遥远的“皇帝”往往成为一般人心中最后可信赖的仲裁,最后的“青天”。清朝嘉庆帝对待民间词讼,常用“...
清朝京控制度研究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