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我国读者颇为熟悉的德语作家。他出生于奥匈帝国一个犹太富商家庭,少有文才,十六岁前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后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1903年获博士学位。
茨威格一生著作繁富,举凡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文论、传记等等,均有作品问世,并翻译文学名著。但使他蜚声世界文坛的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说和传记。
他的小说以细腻而深刻的心理刻画名世,文笔清新、优美,深受读者喜爱与评论家称许。《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其代表作,其他如《夜色朦胧》、《国际象棋的故事》等都是足以体现其创作风格的重要作品。其传记创作的代表作当推论述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记巨著《三大师》;此外,《罗曼·罗兰》、《自画像的名家》(记述卡萨诺瓦、斯汤达和托尔斯泰)、《精神疗法》等都是他留给后人的重要精神财富。
《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简介:拜占庭的沦陷、亨德尔的重生、一个流星般的天才、玛丽恩巴德的挽歌……这10个历史瞬间神奇般地降临到10位人物的身上,他们或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的殿堂;或被命运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正是这种强烈的个人意识与历史宿命的碰撞火花闪烁,这样的时刻,如星星般闪耀,照亮人类文明的天空。“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将这些历史瞬间演绎得绚烂多彩,充满了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绪。
因为此书在豆瓣上的分高,故从众而看之。 通篇看完,以茨威格的角度告诉我有如下感觉: 很多历史上的“大事件“都是由偶然的小事情来决定其发展方向的。 我的感觉是,茨威格从现在回头看过去的历史,就好比央视的篮球评论员在评球时候,看见某个球没有进,长叹一声”哎呀,这个...
评分全书的十个段落可以归纳为三大篇章来看:决定政治版图的瞬间,人类发现之旅和思想上的激荡。 决定政治版图的瞬间:茨威格所记录的三个历史瞬间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由于不起眼的事件导致了最后的溃败或成就,从而影响了人类上百年的历史。政治版图的形成纵然是由...
评分 评分"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 "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越它."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刚买此书时,还不敢轻易动它,因为茨威格的文字在我心里那么神圣...
评分在京津城际火车的途中,我百无聊赖的拿起那本铁路杂志消磨时间。 忽然,一行文字跃入我的眼帘-- 失败比更加值得歌颂。 以塞亚伯林 这是我这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在这次无聊的旅行中唯一的收获。 啊,壮烈的毁灭,伟大的失败! 我是在郊区一间寒冷的小屋子里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
好吧,又是高晓松推荐的。看完了,觉得并不好。作者喜欢用一些大词,壮丽啊崇高啊伟大啊不朽啊等等,这都是历史中的事后追认啊。历史发生的时候,谁知道哪件事的影响最深远,谁又知道哪个一秒最有决定性?其中描述托尔斯泰出走的《逃向上帝》我个人比较喜欢。
评分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细细品味,神奇的历史,总是令人不可捉摸,人类历史上的偶然多如牛毛,而有故事性可书写的时间点可能并不是那么多,因为历史规律大体上还是按照一个正常的节奏在发展,然而撷取那些格外值得注意的加快或改变历史规律的时刻,并能写的如此光彩照人,实在惟俯首是瞻。
评分扣掉的一颗星给翻译……
评分第一次读这本书恰好是10年以前,大学时候读书会的第一本书单。没想到世相寄来的第一本也是它。 重读一遍,对作者的写法印象更深。因为第一次读时自己还是读者而已,现在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更知道了写作的困难,尤其是细节描写的困难。 这本书里惊叹于在每个决定人类转向的瞬间,茨威格老道而精细的笔法。 从故事来说,记得当时印象最深的是马赛曲和托尔斯泰离家出走。 这次印象最深的是马赛曲和滑铁卢。 大概个人阅读的喜好很难被时间改变,只是这次读马赛曲时一直边听边看,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加深很多。 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初看是对名人八卦的好奇。再看,是个人身份和家庭对个个体的包容和束缚,逃了一生的壳,也是寄居之所。
评分这十二个瞬间分别叫——野性、毁灭、天才、埋没、愚昧、爱情、悲惨、崇高、理想、自我、使命和革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