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的清真寺

慕尼黑的清真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伊恩•约翰逊 Ian Johnson

中文名张彦,普利策奖得主,曾任《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和德国分社社长。现为《纽约时报》《纽约客》《纽约书评》等媒体供稿。除了宏观的经济议题,长期以来,宗教信仰议题一直是伊恩•约翰逊的写作主题,目前他一共出版了三本专著:《野草》(Wild Grass , 2004),《慕尼黑的清真寺》(A Mosque in Munich ,2010)和《中国之魂》(The Souls of China ,2017)。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伊恩•约翰逊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岳韦
出版时间:2017-3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73992
丛书系列:译文纪实
图书标签:
  • 伊斯兰 
  • 宗教 
  • 历史 
  • 纪实 
  • 译文纪实 
  • 冷战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7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纳粹、中情局、穆斯林兄弟会,

普利策奖得主、《华尔街日报》前德国分社社长,

追踪欧洲伊斯兰激进运动70年!

慕尼黑清真寺与恐怖活动有着令人不安的联系。

1980年代,马哈莫德•阿布赫利马是清真寺的常客。不久后,他就去了美国,1993年,由于试图协助炸毁世贸中心,被判入狱。

1999年,德国警方窃听了达卡赞利的家并跟踪了他在清真寺的接触对象,其中有一位很特别的男士,穆罕默德•阿塔。两年后,阿塔驾驶着第一架飞机撞进了世贸中心。

在其后的数年里,又发生了马德里和伦敦的恐怖事件,而嫌疑对象都是在欧洲出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年轻穆斯林,这让调查人员万分震惊。

对慕尼黑穆斯林的争夺,给西方带来了一种致命的意识形态。

伊斯兰激进主义,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暴力的思想体系,为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在2001年纽约和华盛顿的恐怖袭击中,西方直接体会了这种暴力。而它的历史更为久远,困扰了世界各国好几十年。

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国曾试图争取穆斯林在阿富汗对抗苏联,著名的基地组织就是在那时诞生的。但慕尼黑清真寺还要往前推三十年,那是冷战之初。在这里,德国,穆斯林卷入的是一场心理战,一场观念之争。

整个西欧,穆斯林人数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是美国的四倍。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并没有逃过伊斯兰世界的眼睛。在这历史性演变的关头,穆兄会已经把自己的根系深深地扎进了西方社会。

没有人能说得清西方对穆兄会既迷恋又排斥的心态。最著名的伊斯兰激进主义组织就是穆斯林兄弟会,正是穆兄会,把清真寺变成了一个实现党派目标的基层政治组织。而穆兄会在西方的几乎所有活动,都起源于运作慕尼黑清真寺的那一小群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还有一些人为了妨害(伊斯兰)和协助不信者,为分化信仰者而建造清真寺。”这是《古兰经》中的一句话,也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直以来,“利益”都是人与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尤其在后两者中尤为重要。不难看出,《古兰经》中的这一...  

评分

[cp]一部激进史,半部穆兄会。《慕尼黑的清真寺》的作者以这座坐落于慕尼黑的大清真寺建造前后数十年的故事极其精细的梳理出伊斯兰激进运动的发展历程,读来余味无穷。特别是在书的后半部分将穆斯林兄弟会的历史融入到整个战后欧洲的历史进程中,为我们贡献了本书中最精彩和独...  

评分

基本解惑了美国在对抗苏联的意识形态战斗上,本想利用伊斯兰力量,不成想把自己拉下了水。壮大的伊斯兰已经不在可控,且有自己明确的政治诉求及势力扩张需要,慢慢滋生了恐怖主义,最后反咬一口。 伊斯兰已经不在是一个单纯的宗教,伊斯兰政治化、世俗化难以走回头路。 遗憾...  

评分

《慕尼黑的清真寺》,(美)伊恩.约翰逊著,岳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这是个被忽略的问题。二战时期德国利用前苏非俄罗斯少数族裔反苏,二战后美德又继续利用之。穆兄会在埃及崛起后,扩张到各地,也利用了慕尼黑的穆斯林组织,终于取代了原反苏或不反苏的穆难民组织。慕尼黑本...  

评分

观看新疆反恐纪录片后,我萌生出了解伊斯兰极端主义根源的念头,自然不会躲开这本纪实作品。浩繁的人名和不够清晰的脉络一度让我硬着头皮,但戛然而止的尾声读罢又让人惘然与不舍,接近20%的书籍内容是关于致谢与资料文献,这又不得不让人钦佩作者的良苦。 从阅读体验上,诚实...  

用户评价

评分

新疆存在感挺强的,以及周总理

评分

围绕在慕尼黑建立清真寺的前因后果,展现了冷战时期为西德所操纵的东占部,美国的美解委和穆斯林的穆兄会,为夺取该清真寺的掌控权而进行的明暗博弈.非常有料.不仅是史实揭秘,还就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分歧进行了细致分析.虽然内容读起来拖沓细碎,但绝不失为了解今日德国和穆斯林极端主义的好书.

评分

围绕在慕尼黑建立清真寺的前因后果,展现了冷战时期为西德所操纵的东占部,美国的美解委和穆斯林的穆兄会,为夺取该清真寺的掌控权而进行的明暗博弈.非常有料.不仅是史实揭秘,还就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分歧进行了细致分析.虽然内容读起来拖沓细碎,但绝不失为了解今日德国和穆斯林极端主义的好书.

评分

心怀鬼胎的各路人马互相利用,最终自食恶果。西方对穆兄会即迷恋又恐惧的根源

评分

题材相当吸引人,但一定要准备好面对书中大量的人物背景、历史细节,否则就会像我第一次读这本书一样看得头昏脑胀,最后知难而退。总体脉络:纳粹试图利用突厥穆斯林反苏 → 二战后该工作被西德和美国继承 → 西德想建设一座清真寺来吸引和凝聚穆斯林 → 美国插了一脚并带来了极端伊斯兰的领袖拉马丹 → 西德建设清真寺的权力被美国架空 → 拉马丹掌控清真寺的建设 → 美国的兴趣被越南战争吸引走而拉马丹也由于不明原因离开了清真寺 →清真寺被拉马丹的崇尚极端伊斯兰武装的徒子徒孙占据 → 并以之为据点将该意识形态传播至全欧。一言以蔽之,美国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 但是,首先,魔盒就是魔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