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1903-1987),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他学贯中西,著作无数,堪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泰斗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40个剧本)的人,也是华语世界最早翻译出《沉思录》之人。梁实秋翻译的作品多被誉为经典之作,《沉思录》更是经典之最。它是梁实秋平生翻译最吃力、最受益、最接近原著的一部作品,也是梁实秋着重推荐过的一部作品。
《雅舍小品》主要内容简介: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生活如戏,我们所要关注的是细节,而不是一味地看戏的情节。 ————题记 看了《雅舍小品》后第一感觉就是两字“有趣”!梁实秋的语言是非常幽默且吸引人的。时...
评分随手翻来,雅舍小品,梁实秋,久闻大名,读书的时候不小心买错《雅舍谈吃》,不见那么聒噪的老夫子,于是索性放下,不再读取。偶然之间翻到的小品,便是这篇《谈话的艺术》,随性所致,读下去,不仅莞尔,作者果然是大家,娓娓道来,但是一气呵成,能想象一个老头在你对面,卧...
评分看《16城记》台北章时读到这篇台北家居。说实话梁先生的文章以前看得少。 以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人看90世纪的台北。天知道我真的是太喜欢。市民的气息,白米饭的香气,芭蕉叶的绿被梁先生带到一路。 文中对民俗所说甚少。大体如文章名所述,意在描写台北的家居,以及运用对比...
评分暑假书单中,我最先挑出来的是这本书。我认为,这本书的关键词是“典雅”。这一篇篇有着清晰条理,讲述着语言艺术的文章,蕴含着作者梁实秋个人思维的精华。写作的方向似乎有点单一,但作者凭借着自己的人生阅历丰富、充实着文字内容,使其不乏味,我读起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
评分梁实秋的雅舍虽名之曰雅,实则为陋,不仅地处偏僻,面积狭小,而且结构单薄,甚至无法遮蔽风雨,其环境还比不上刘禹锡的陋室。根据刘禹锡的铭文,他所居之陋室至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但梁实秋的屋舍有邻人生活杂音之乱耳、有蚊鼠来去自如之劳形,更可谓简陋至极...
我的古文功底太差,很多东西没有品读到。
评分幽默、谦逊、洞见,即使学得来先生的行文,也难学得来这性情。岂止是雅,功力熬出来之后的文字是淡,把滋味都留给读书的人了。
评分我的古文功底太差,很多东西没有品读到。
评分尽显大师底蕴的小品文,虽有旧时风貌,但可一窥逝去的时代。
评分值得买回来,放在床头,安静的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