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以军,小说家。祖籍安徽,一九六七年生于台北。作品以小说为主,有《红字团》《我们自夜间的酒馆离开》《妻梦狗》《第三个舞者》《月球姓氏》《遣悲怀》《远方》《西夏旅馆》,另有随笔集《我们》《我未来次子关于我的回忆》《我爱罗》《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梦游街》,童话集《和小星说童话》,诗集《弃的故事》。长篇小说《西夏旅馆》获得2010年红楼梦奖首奖。
这是我的梦外之悲,是再难重临的、最悲伤的一部小说。
1995年女作家邱妙津在巴黎自杀身故,翌年遗著《蒙马特遗书》整理出版,令世人震颤;身在台北的文友骆以军,以槛内之身遣无尽悲怀,接力诉说那关于爱与死亡、时间、伤害的故事,正如山鲁佐德以故事拦阻死亡,直到一千零一夜……
骆以军是台湾1960年代出生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哥”,《遣悲怀》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书名“遣悲怀”典出纪德怀念亡妻的同名文集,表明作家的书写是一次“事过境迁的哀悼/自悼之举”(王德威)。悼亡的对象,自杀而死的作家邱妙津,曾是骆以军的文友。全书主线为与邱妙津对话的九封书信,贯穿“我”的生活描述。现实与梦境交错,文字与记忆纠缠,编织出一幅追问生命、延宕死亡的黑色图景。
这一部小说,作者与死者对话、不断岔开去讲故事的方式,就像《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讲故事一样,力图使时间停止,延缓死亡的到来。而死亡终究会来,爱与死亡并存,活着就是伤害,而且是一遍一遍重复的伤害。
读朱天文的《荒人手记》前,又正巧读了骆以军的《遣悲怀》(其实只是《运尸人》),同样是同性恋题材(可能皆有写《鳄鱼手记》的邱妙津的阴魂在)。不仅题材略同,阅读感受也略同,语词的繁复、意象的纷纭、空间的幽闭和叙述的断裂……借着谈谈骆以军,想也就一笔带过《荒人手...
评分对于我来说 书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大致可供消遣的书 这种书 让人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且不说到底有营养无 但是却是无聊生活好的搪塞品 它们好像是一种解渴的饮料 只是让人在渴的情况下想大体喝下去而已 不说它带来的短暂的顺滑口感和精神的需要 但是却很难去细致分析它到...
评分1、头发昨日再去修饰,捧一本书在那,前后花去将近三个小时。 想着帅帅和屁屁,午饭也没吃,关在笼子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邻座的发型师帮客人吹干头发,走一个,来一个,炙热的气息弥漫在空气里,我捧着《遣悲怀》,居然也看得津津有味,惊怵的开头,他运着自己刚逝去不久的...
评分1、头发昨日再去修饰,捧一本书在那,前后花去将近三个小时。 想着帅帅和屁屁,午饭也没吃,关在笼子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邻座的发型师帮客人吹干头发,走一个,来一个,炙热的气息弥漫在空气里,我捧着《遣悲怀》,居然也看得津津有味,惊怵的开头,他运着自己刚逝去不久的...
评分身處巴黎的文藝女青年嘗試着去探訪邱妙津的自殺細節,從所住街區至寵物屍首埋骨地點,最好還有木地板上的剪刀擦痕,除了這夥人,也沒別的傢伙對蒙馬特高地的這次慘案有興趣了,靠,自殺的人何其多,巴黎鬼故事是某世紀小報上面持續數十年的連載。 從文字的蛛絲馬跡出發,拼湊...
时间之书。太注重时间感的生命是漂浮萍,必定承受四处窜躲的涣散,没有土地的承受力,通向死亡与虚无,与这样的小说不断摩挲的过程如果不是相慰就是中毒。要小心稳住。
评分事实再次证明,我和(大部分)近二十年来的华语文学间没有爱情。谈不上评价,只是简单的发生不了化学反应,还是尽早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吧。
评分自戳双目!讨厌那么多省略号那么多呓语!冠其名无其义不知所云理解无能!最近看了太多烂文,且看本好书去~
评分自戳双目!讨厌那么多省略号那么多呓语!冠其名无其义不知所云理解无能!最近看了太多烂文,且看本好书去~
评分这么诡谲的遣词造句,实在无法读一遍就能理解,也就是这样才迷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