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本名李明骏,1963 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曾任《明日报》总主笔、远流出版公司编辑部制作总监、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新新闻》周报总编辑等职;现为《新新闻》周报总主笔、博理基金会副执行长,并为News98 电台“一点照新闻”、BRAVOFM91.3 电台“阅读音乐”节目主持人。
长篇小说──《吹萨克斯风的革命者》《大爱》《暗巷迷夜》。中短篇小说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独白》《红颜》《往事追忆录》《背过身的瞬间》。
散文集──《军旅札记》《悲欢球场》《场边杨照》《迷路的诗》《Cafe Monday》《新世纪散文家:杨照精选集》《为了诗》《故事效应》。
文学文化评论集──《流离观点》《文学的原像》、《文学、社会与历史想象》《梦与灰烬》《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Dreamer》《知识分子的炫丽黄昏》《问题年代》《十年后的台湾》《我的二十一世纪》《在阅读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雾与画:战后台湾文学史散论》。
现代经典细读系列──《 还原演化论:重读达尔文物种起源》《颓废、压抑与升华:解析梦的解析》《永远的少年:村上春树与「海边的卡夫卡」》。
近作──《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想乐》。
微博:weibo.com/yangzhao63
我希望妳早早準備好,開放自己,
讓世界的豐富,透過感官與想像,
都變成妳生命中的豐富。
妳生命的一部分,自己來不及記憶的部分,
可以保留在我這裡,
不會消失,不會遺落。
他,每天六點即起,幫女兒準備新鮮的午餐便當,
陪女兒練琴、說音樂裡的故事與靈魂,
每晚女兒睡前,伴著講悄悄話兒,
和女兒擁有媽媽不知道的秘密……
這樣深情的楊照,唯此書有。只因「遇見」眉眼晶亮的女兒,在一頁頁寫下期許的筆記裡,呵護伴引她時時刻刻的人生。音樂、生活、閱讀、壯遊裡的大小事,訴說著熱情、包容、自尊、夢想的寬闊景致,點滴絮語,情懷足跡,教養無處不在。而你我,也能從柔韌至情的文字中,細細咀嚼伴隨孩子成長的處世信念與美好價值。
台湾作家杨照写给女儿的随笔集,同时也是对他自己人生的回顾。文字亲切,多以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入手,记录成长感悟。只是那些小孩要懂,大人更该懂的道理,是在作者过往生活阅历与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表达出来的,每篇文末的“大道理”多少有些刻意,单独一篇看尚可,全书近百篇...
评分相对杨照先生的很多大作,这是一部小书,但用情很真很深。 字里行间满是对女儿的嘱托和期盼,也是对父爱的一种探讨和辩解。 因为自家也有小千金,我也在学着成为一个父亲,学着把自己的人生和希望慢慢交代给现在的还懵懂无知的小朋友。所以这本书里许多文章,我确实感同身受。 ...
评分 评分杨照不算是我比较熟悉的台湾作家,大陆对其纯文学作品的引进也不算多,反而是作为文化评论家的他,被慢慢熟悉和接受着,比如《故事效应》、《故事照亮未来》等作品在辽教和广西师大的陆续出版。 2012年起,杨照与香港的马家辉、大陆的胡洪侠三位生于1963年的专栏作家一起,合写...
评分台湾作家、文化人杨照的《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记录了他女儿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中,两人共同张望世界的点点滴滴。孩子好问之始,身为人父的杨照,如何把女儿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写成有感触的故事,最后,微不足道的时时刻刻垒堆起满满的爱。这本生活笔记体的亲子书深入浅出,好...
買給爸爸讀的,既然他喜歡那就打個四星先。有機會自己拿來看看。
评分如果你看过周国平的《妞妞》。王朔的《致女儿书》。马家辉的《女儿情》。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都不应该错过杨照的《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诚意多于炫文字,爱意平实又纯厚,听得到文字如小提琴般倾泄而下,也看得到一个认真做爸爸的人的心。当然,以上一堆里,我顶中意的,就是他的,和张大春的。
评分单为这个书名,就值得打五星
评分极度善感的心是一个人最大的珍宝。随时吸收,随时感应,就算对于看来陌生、疏远的东西,也不要轻易拒绝。生命拥有比我们想象的更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不同的东西。
评分与女儿一同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